竹篱茅舍带江村,万壑千岩势吐吞。
山净无云遮玉宇,雨馀有水到柴门。
仙家鸡犬那闻吠,世上簪裾且漫论。
不著桃花林夹路,恐防认是武陵源。
竹篱茅舍带江村,万壑千岩势吐吞。
山净无云遮玉宇,雨馀有水到柴门。
仙家鸡犬那闻吠,世上簪裾且漫论。
不著桃花林夹路,恐防认是武陵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竹篱茅舍带江村”,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幅乡村风光,竹篱围绕着茅舍,与江边村落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质朴而和谐的生活场景。
“万壑千岩势吐吞”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峦起伏、气势磅礴的景象,仿佛群山在吞吐间展现出其雄伟与壮丽。接着,“山净无云遮玉宇,雨馀有水到柴门”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纯净与宁静,雨后的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至农舍门前,增添了生活的生动与自然之美。
“仙家鸡犬那闻吠,世上簪裾且漫论”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诗人眼中,仙家的世界里,鸡犬不惊,远离尘嚣,与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不著桃花林夹路,恐防认是武陵源”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涉足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贮腹书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雾飞云遣。
老笔纷披姿媚出,冰洒铁梅芳泫。
高咏遍、蜀笺吴茧。
六代江山文酒地,记孝侯、台畔春阴浅。
龙竟卧,蠖羞展。客游不藉纵横显。
日端居、犀香温透,墨池摩扁。
生受鹿门妻子福,万态扰龙驯犬。
爱白璧、微瑕全免。
相约卜邻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
花共插,竹同剪。
几曲屏山卷。怅离云、菊开人瘦,将他分遣。
两小鸳鸯裙对系,谁料啼痕新泫。
憎红豆,蟢蛛蟠茧。
好梦愿随双桨去,怕江潮、不比桑乾浅。
沙雁阵,带愁展。一床幽恨临妆显。
镜台前、绿螺抛剩,紫钗敲扁。
强倩猧儿偎软玉,闹杀铜街寒犬。
合欢帐、暂时勾免。
夜夜名香熏绣佛,乞忏除、花罪从轻典。
梅讯待,绮窗剪。
八砖移日,人道先生懒。
载笔立螭坳,曾叨赐、上方杯碗。
昨非今是,松菊待归轮。
辞虎观,问鱼舠,歇浦烟波满。
东皋艺黍,棘匕胡麻饭。
二仲径初开,棹角里、旧邻传盏。
老农老圃,对酒偶成诗,冲口出,话家常,奚取乎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