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
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
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
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
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西楼裁倚”四字,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主人公正独自倚靠在西楼之上,凝视着远方,心中满是离愁别绪。接下来,“被杨花千点,句人离思”,以杨花纷飞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思念。
“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这几句通过回忆去年与友人在南浦边的分别场景,以及如今只能远望南浦而不见友人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孤独与思念的感受。春水依旧,而人已不在,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痛苦。
“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强调了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即使是在同一地点,同样的环境,但身边的人却已换成了镜中的自己,这种孤独感更加深了读者的共鸣。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春风再次吹过,带来了雨后的清新,但主人公却在寻找友人的音信时,发现一切已经断绝,友人似乎已选择离开或遗忘。这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让读者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到惋惜。
“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主人公只能寄托于梦境,希望能与友人在梦中重逢。这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的无奈,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最后,词人以燕子扰人午睡的场景结束,既是对主人公内心平静被打破的象征,也是对友人虽在远方,却时刻影响着主人公生活的隐喻。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