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五首·其三》
《杂诗五首·其三》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0)
翻译
深夜何处有人归来,一只狗穿过篱笆叫个不停。
犬吠声此起彼伏,似乎每只狗都在回应同伴。
寒冷的月光下,人的影子显得空荡荡的,它悄悄贴着墙边走。
家家户户都警惕着防止小偷,人们穿着衣服无法入睡。
注释
何处:哪里。
人:人。
夜:夜晚。
归:归来。
一犬:一只狗。
穿篱:穿过篱笆。
吠:叫。
狺狺:狗叫声。
声四起:声音到处都是。
似:好像。
应:回应。
其类:同类。
月寒:冷月。
人影:人影。
空:空荡。
循墙:沿着墙边。
防:防备。
穿窬:小偷。
披衣:穿着衣服。
不得:不能。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杂诗五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却又略带紧张的乡村夜晚景象。首句“何处人夜归”,以疑问引出画面,暗示有人深夜回家,引发读者的好奇。接着,“一犬穿篱吠”点明了主人公的出现,狗的吠声打破了寂静,显得尤为突出。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进一步描绘了狗群的反应,它们的吠叫此起彼伏,似乎在呼应着不同的声音或信号,增添了神秘感。月光下的“月寒人影空”,映照出人物孤独而警惕的身影,与狗吠形成对比。

“帖耳循墙去”形象地写出人狗一同行动,小心翼翼地沿着墙壁前行,显示出环境的紧张气氛。最后两句“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揭示了村民们因担心盗窃(穿窬)而无法安眠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寂静与警觉,寓含了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世态的忧虑。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秋郊行玩

新秋景物嘉,树绿昼亦凝。

微雨夜来歇,朗然天宇清。

幽蛩倏知候,篱豆花间鸣。

边鸿未通信,丛桂已含英。

恰因文墨暇,一绕林间行。

幽栖寡尘虑,散步写中情。

逍遥玩澄景,焉知有世荣。

(0)

雨余闻蝉

村园夏雨歇,众绿阴已成。

高斋掩昼寂,新蝉今始鸣。

嘈嘈断更续,嘒嘒远还轻。

响悲逐凉吹,欢谢引离情。

属耳念已集,感物襟易盈。

烦聒方自此,稍待秋林清。

(0)

题王允冈山斋

幽人宅一区,卜筑在阳羡。

铜官矗苍翠,白云递隐见。

溪水抱村流,触石成洄漩。鹤巢古松枝,鱼?残花片。

清景乐高闲,雅情任狂狷。

山林足肥遁,轩车忘慕恋。

心静养长年,世荣倏惊电。

寄言谢逋客,重修《逸民传》。

(0)

送宋起居还金华

长揖谢宦徒,还归戒征轴。

眷言幽贞庐,夐在仙华麓。

就养望既盈,考槃愿亦足。

储清浚昔池,薙荒理旧竹。

兰佩纫春蕤,荷衣制秋绿。

沆瀣晨三咽,彫胡昼九曝。

从今猿与鹤,不复怨幽独。

(0)

五禽言次王季野韵·其一

力作力作,人言田家乐,谁识田家苦。

养蚕一百筐,种田一百亩。

田蚕非无收,不了输官府。

但愿官府不我亏,田家力作非所辞。

(0)

长安杂诗十首·其二

我行咸阳野,但见多坟茔。

大者王与侯,小者犹公卿。

隧前无碑碣,莫得知姓名。

想当在世日,贵富臻显荣。

赏罚自其口,语出神鬼惊。

焉知百岁后,泯然无所称。

累累一抔土,仅与蚁垤并。

圣否共堙没,后人为伤情。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