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
《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故籯无黄金,子弟政欲佳。

芬芳闻数里,譬若兰当阶。

念昔登高门,始见玉在怀。

顾余齿发尽,叹子头角乖。

妙龄探学海,浩博无津涯。

翁季遥相望,灯雪分一斋。

翳翳山阳木,春风几时回。

袅袅北堂萱,日暮意悠哉。

游方非远道,心动数归来。

(0)
翻译
家中的箱笼没有黄金,只希望子孙品行优良。
香气能飘出数里之外,就像兰草摆在台阶旁。
回忆过去拜访贵府,初次见到你如怀中珍宝。
如今我年老体衰,感叹你才华出众却命运乖舛。
你在青春时期深入学问海洋,广博无边无法衡量。
祖父和叔父远远地望着你,冬夜灯火下共享一室温暖。
山阳树木昏暗不明,春风何时才能再次吹来。
北堂萱草摇曳,傍晚时分我思绪万千。
游历四方并非远行,心中常盼你早日归来。
注释
籯:竹笼,古代盛物之具。
子弟:子孙,后代。
芬芳:香气。
兰当阶:比喻人的品德高洁。
齿发:牙齿和头发,代指年龄。
妙龄:青春年华。
学海:比喻学问的深广。
翁季:祖父和叔父。
翳翳:昏暗不明的样子。
袅袅:形容植物摇曳或轻柔的样子。
萱:萱草,古人常以之象征母亲。
心动:内心渴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曹氏父子的赞赏和感慨。首先,他赞扬曹家虽然贫穷,但子弟品行优良,如同兰草般芬芳四溢,显示出良好的教养。接着,诗人回忆起初次见到曹家子弟时的场景,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老去,而对方却才华横溢,犹如怀揣美玉。

诗中提到曹子达卿广泛涉猎学问,学识渊博,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测。作者与曹家长辈虽相隔遥远,但通过灯光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诗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曹子达卿的前程似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曹氏父子归来的期盼。

最后,诗人以山中的树木和北堂的萱草为喻,寄托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晚景的感慨,以及对曹子达卿游学归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赞赏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怀玉山旧游寄王彦博徐审知·其四

王郎家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古路迷。

王郎家苦了无事,自沟溪水灌蔬畦。

(0)

呈潘潭州十首·其六

犯雪渠乘访戴舟,不逢安道便归休。

我今一月春风里,纵复回舟匪浪游。

(0)

即事呈斯远三首·其二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

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0)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其六

误笔犹能作牸牛,信知书画本同流。

不惟下笔苏仙似,更似斯人不可求。

(0)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七

晓雨濛濛山欲空,少晴还觉练摇风。

扁舟十日夫何事,只有看山不负公。

(0)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二

过了矶头尚有湋,长江万里此为稀。

怅予何可数乘此,宜尔山禽频劝归。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