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七碧莲池》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七碧莲池》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

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

阿蛮虽解舞,不见真妃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珍惜之情。诗人以"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表达了对碧莲(荷花)在自己最想见到它的时候却未能赏鉴到的遗憾。而当诗人终于来到池上,却只看到的是红莲盛放,这种替代感让人感到有些许落寞。"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中的"红莲"虽然美丽,但未能与碧莲相比,显得稍逊一筹。

诗中"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哲理,即当某种事物过于普遍时,其价值就会下降。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稀缺美好之物的珍视与独特情感。

最后两句"阿蛮虽解舞,不见真妃面"中,"阿蛮"可能是指一位舞姬,而"真妃"则象征着最高级别的美丽或理想。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即便有技艺高超的舞者,也无法与那未曾见到的至美之物相提并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以及对完美与独特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和人三首·其二

经年牢落别离群,准拟归来拂路尘。

妙语独从书上得,欢悰犹欠坐中新。

颇闻洛下传佳句,更喜嵩阳识垫巾。

几欲军门示巾帼,老来犹更不如人。

(0)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其一

秋日同文馆,群贤道足依。

心游黄卷静,目送白云归。

宝玉荆山尽,文星禁掖稀。

清谈欣屡接,纷若落琼玑。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一六祖

顿悟花情有几人,源流相远却非真。

须知佛性无南北,芥子中藏万法轮。

(0)

六祖传付偈颂·其四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

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0)

章银青挽辞

八十六年尽,灶中丹未成。

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

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

(0)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其一

百度韶华少一年,有谁堂上可争先。

锦衣养志归来早,报了春晖已独贤。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