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咏美人放风筝》
《临江仙.咏美人放风筝》全文
清 / 张令仪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节近清明天气困,佳人消遣春慵。

纸鸢擎出小庭中。悠然轻扬去,漂泊似郎踪。

玉腕难牵丝万丈,笑移莲步匆匆。

身轻先自欲随风。倩人扶不定,微晕脸潮红。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咏美人放风筝》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节近清明天气困”,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时节,天气虽暖却也略显慵懒,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柔和的氛围。接着“佳人消遣春慵”一句,将主角引入,她以放风筝的方式消磨春日的慵懒时光,展现了女性的闲适与雅致。

“纸鸢擎出小庭中”描绘了风筝在小庭院中被缓缓放飞的过程,纸鸢在空中悠然飘扬,仿佛是佳人心中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悠然轻扬去,漂泊似郎踪”两句,风筝的飘逸与佳人的思绪相连,风筝的轨迹似乎映射出了她对某人的思念,如同漂泊的行踪,充满了情感的寄托。

“玉腕难牵丝万丈,笑移莲步匆匆”则通过佳人放风筝的动作细节,展现了她的轻盈与活泼。尽管手中牵着的丝线看似万丈长,却难以完全控制风筝的飞行,这既是对风筝放飞过程的描述,也是对佳人内心情感的隐喻——她虽然努力想要把握住自己的情感,但又常常感到无力和无奈。

最后,“身轻先自欲随风。倩人扶不定,微晕脸潮红”四句,进一步深化了佳人的情感状态。她身体轻盈,仿佛随时可能被风吹走,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保持平衡。而她脸上泛起的微晕与潮红,则是内心情感波动的外在表现,既有对风筝放飞的喜悦,也有对远方思念的愁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放风筝这一日常活动的美好瞬间,更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张令仪
朝代:清

张令仪,字柔嘉,桐城人。文端公英三女,同县姚士封室。有《蠹窗诗集》。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四

倚阑闲捻生绡扇。新凉庭户微风转。疏雨断檐声。

淡云开晚晴。蔗浆寒浸齿。枕簟清如水。

相忆不胜愁。月来帘上钩。

(0)

题武夷

群玉山前隐道园,松声鹤唳隔溪闻。

山灵似识游人意,要看青林映白云。

(0)

岁除即事

连夜缝纫办,今朝杵臼频。

买花簪稚女,送米赠穷邻。

宦薄唯名在,年华与鬓新。

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0)

隐逸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满案浸清寒。

有钱即买丹砂炼,无病犹将素问看。

连日游山僧共住,频年乞米鹤同餐。

世间不朽非钟鼎,曾与高人静处观。

(0)

夜窗

候虫鸣砌冷萧萧,半点残灯伴寂寥。

桐叶亸秋黄不彻,那堪小雨学芭蕉。

(0)

赋玉岩

君不见陶令门前栽五柳,聊为折腰辞五斗。

归来三径足欢娱,琴书得趣人谁有。

又不见和靖卜筑临西湖,湖山胜景天下无。

至今疏影横斜句,人与梅花共清癯。

古来逸士皆如此,一节纯全能终始。

三叹古风挽莫回,幸有玉岩人足比。

二十馀年养浩深,厌居朝市入山林。

此身出处无非道,忧世谁知一寸心。

愧予朱墨尘埃里,恨不岩前濯清泚。

想象入室芝兰馨,有□清庙遗音美。

闻说当年赠监书,蒲公之见特其粗。

要知命义吾儒事,愿学同游周邵苏。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