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小盎春兰盛开与水仙相掩映瓶梅暗香复尔清冽雨窗无事婆娑其间词以咏之》
《念奴娇.小盎春兰盛开与水仙相掩映瓶梅暗香复尔清冽雨窗无事婆娑其间词以咏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兰滋梅粉,被宵来厌浥,嫣然新沐。

晓色幽幽凉逼砚,冷翠遥连苔竹。

更喜仙葩,才离水国,也把幽芬扑。

娇痕媚靥,一时雨后开足。

浪说天上琼花,月中桂子,多少閒荣辱。

只有疏枝和野卉,领彀一生閒福。

散发林端,支颐涧侧,日取南华录。

素瓷凝雪,小廊又报茶熟。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春兰盛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梅花以及水仙在清晨雨后的美丽姿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兰滋梅粉”、“冷翠遥连苔竹”、“娇痕媚靥”等,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也赋予了这些植物以生命和情感。

“晓色幽幽凉逼砚,冷翠遥连苔竹”,清晨的光线柔和而清凉,仿佛能触及砚台,远处的绿色与苔藓、竹子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更喜仙葩,才离水国,也把幽芬扑”,诗人对兰花的喜爱溢于言表,将其比作仙界的花朵,刚刚离开湿润的水乡,就带来了幽雅的香气。这不仅是对兰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颂扬。

“散发林端,支颐涧侧,日取南华录”,诗人想象自己在林间散步,在山涧旁思考,每日阅读《南华经》,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素瓷凝雪,小廊又报茶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白色的瓷器如同积雪般洁白,小廊上传来茶香,预示着一杯热茶即将准备好。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不忘日常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兰、梅花、水仙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

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

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

事事将心證,知君道可成。

(0)

塞下曲二首·其二

都护今年破武威,胡沙万里鸟空飞。

旄竿瀚海扫云出,毡骑天山蹋雪归。

(0)

题醴陵玉仙观歌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星垣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

自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0)

村人学解嘲人语

绵绢,割两耳,只有面。

(0)

迎神·其三

宸仪警,王度乾。嗟云汉,望昊天。

(0)

戏题刘孺手板诗

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

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