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滋梅粉,被宵来厌浥,嫣然新沐。
晓色幽幽凉逼砚,冷翠遥连苔竹。
更喜仙葩,才离水国,也把幽芬扑。
娇痕媚靥,一时雨后开足。
浪说天上琼花,月中桂子,多少閒荣辱。
只有疏枝和野卉,领彀一生閒福。
散发林端,支颐涧侧,日取南华录。
素瓷凝雪,小廊又报茶熟。
兰滋梅粉,被宵来厌浥,嫣然新沐。
晓色幽幽凉逼砚,冷翠遥连苔竹。
更喜仙葩,才离水国,也把幽芬扑。
娇痕媚靥,一时雨后开足。
浪说天上琼花,月中桂子,多少閒荣辱。
只有疏枝和野卉,领彀一生閒福。
散发林端,支颐涧侧,日取南华录。
素瓷凝雪,小廊又报茶熟。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春兰盛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梅花以及水仙在清晨雨后的美丽姿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兰滋梅粉”、“冷翠遥连苔竹”、“娇痕媚靥”等,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也赋予了这些植物以生命和情感。
“晓色幽幽凉逼砚,冷翠遥连苔竹”,清晨的光线柔和而清凉,仿佛能触及砚台,远处的绿色与苔藓、竹子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更喜仙葩,才离水国,也把幽芬扑”,诗人对兰花的喜爱溢于言表,将其比作仙界的花朵,刚刚离开湿润的水乡,就带来了幽雅的香气。这不仅是对兰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颂扬。
“散发林端,支颐涧侧,日取南华录”,诗人想象自己在林间散步,在山涧旁思考,每日阅读《南华经》,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素瓷凝雪,小廊又报茶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白色的瓷器如同积雪般洁白,小廊上传来茶香,预示着一杯热茶即将准备好。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不忘日常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兰、梅花、水仙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