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邻几泰山十二诗》
《读邻几泰山十二诗》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宿心慕邹鲁,寤寐泰山杪。

慷慨念遐观,滞留想轻矫。

人寰何鼎鼎,群动困扰扰。

安知有神灵,独立万物表。

圆天似车盖,沧海称池沼。

丹梯无留迹,绝壑通过鸟。

古今更废兴,万事论莽眇。

七十二家旧,永兴耳目窅。

羡君能自力,穷览谢烦湫。

超然昔贤趣,处觉兹世少。

吐诗状奇丽,思与云缥缈。

忽如按图画,所向得了了。

悠哉仲尼意,信彼天下小。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读邻几泰山十二诗》。诗中表达了对泰山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繁华与纷扰的感慨。

首句“宿心慕邹鲁,寤寐泰山杪”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泰山的向往之情,即使在梦中也常常梦见泰山的顶端。接着,“慷慨念遐观,滞留想轻矫”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人寰何鼎鼎,群动困扰扰”描绘了人间的繁华与喧嚣,人们忙忙碌碌,似乎都在为生活奔波。而“安知有神灵,独立万物表”则转而赞美那些超脱世俗,独立于万物之上的神灵或高人。

“圆天似车盖,沧海称池沼”以车盖和池沼来比喻天空和大海,形象地描绘了天地的广阔与壮丽。“丹梯无留迹,绝壑通过鸟”则描述了山峰的险峻和深谷的幽邃,只有飞鸟才能穿越其中。

“古今更废兴,万事论莽眇”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间万物的无常感。“七十二家旧,永兴耳目窅”提到了泰山的古老传说,暗示了泰山的历史悠久和神秘色彩。“羡君能自力,穷览谢烦湫”表达了对能够独立探索自然美景的人的羡慕。

最后,“超然昔贤趣,处觉兹世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认为他们能够超越世俗,享受自然之美。“吐诗状奇丽,思与云缥缈”赞扬了诗人的才华,他的诗歌如同云雾般飘渺,充满奇丽的想象。“忽如按图画,所向得了了”则形容诗人的想象力丰富,仿佛能够按照心中的画面去描绘世界。

“悠哉仲尼意,信彼天下小”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感慨,认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0)

诗偈·其一一四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

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

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

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0)

诗偈·其八十八

心王不了事,却被六贼使。

共贼作火下,无由出生死。

(0)

诗偈·其三十四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

(0)

怀智栖上人

临水登山自有期,不同游子暮何之。

闲眠默坐身堪赏,已去还来事可知。

林鸟隔云飞一饷,草虫和雨叫多时。

思君最易令人老,倚槛空吟所寄诗。

(0)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