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shānsòngdàoshìchéngzhēnháitiāntái
táng / lóng

qiúxiánshìqīngrén
jiāngchéngquēqiěshūlún

jiānyǒuyōuzhěrányànchén
línquánxiānxìngzhīguìtiáoshén

dàolǐngtiāntáijiēhǎibīn
yīnhuīcóngjiānwànfāngch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返回天台的境况,充满了对自然与精神追求的向往。"紫府求贤士"表明对高洁之人的寻觅,而"清溪祖逸人"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强调了诗人眼中自然界与世俗城市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独立的韵味。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尘嚣的厌倦。"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则是对自然环境中修身养性的追求和期望。

"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滨"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地理特征,以及这种环境对于心灵的影响。最后"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则是对这种境界中声音和氛围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美好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精神追求以及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其七

天下山河首洛中,汉家州县满山东。

将军不尽麒麟像,士卒休论汗马功。

(0)

观兵二首·其二

组练回天地,戈鋋白日摇。

王师一奋怒,寇贼可潜消。

使过传金节,军行奏玉箫。

人言汉家将,今是霍嫖姚。

(0)

春日刘薛二子过

林花寒不折,城雁日喧呼。

壮觉风情减,春增旅兴孤。

经过留翰墨,潦倒念江湖。

未似高阳侣,垂鞭向酒垆。

(0)

疾雨冲城下,春寒入暮催。

树明捎落电,山暗转奔雷。

正月花狂放,三江雁乱回。

国西兵马急,愁问羽书来。

(0)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其三

忆昔双溪雪,通宵似月明。

楼临琼岛净,人在玉壶清。

渚鹭迷寒影,江猿咽晓声。

当时谢庭咏,自足慰亲情。

(0)

双节为简辅进士庶母洎姊作

苍松产徂徕,不知冰雪寒。

砥柱中河流,障彼狂波澜。

木石何足道,所贵全其天。

人虽万物灵,天性畴能全。

卓哉二孀节,秉志何贞坚。

母也矢靡他,之子同辛艰。

茕茕吊形影,藁砧无时旋。

九死乃一生,育孤绍家传。

天道谅有定,未亡永馀年。

我歌柏舟诗,千载世教宣。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