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三十四》
《诗偈·其三十四》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

(0)
注释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世界中心。
颓:崩溃。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大海:广阔的水域。
十方:四方上下和东西南北。
尚:仍然。
毛头里:极小的地方。
毫相:极其微小。
那提子:可能指佛教中的某位圣者或哲人。
示寂:显示涅槃,进入寂静状态。
起现神通:展现超自然的力量。
妙德:高尚的品德或智慧。
不二:佛教术语,指唯一真实之道。
忘言:超越语言表达。
真宗:真理的核心。
翻译
须弥山崩溃,五大名山倒塌,大海干涸,四方虚空荡然无存。
天地之间仍然包容着微小的事物,日月星辰隐藏在极其细微的缝隙之中。
这是西方世界的那提子,他示现涅槃,不再展现神通法力。
他的奇妙美德通过开口提问,揭示了不二法门,言语之外显现出真理的核心。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展现了深厚的佛学修养与哲思。诗中“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其中须弥山是佛教中的仙山,而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此处崩溃象征着物质世界的不堪一击。大海干涸,意味着一切生命之源的消失。十方空,则表达了宇宙的广阔与空旷。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则通过对比天地间的巨大与微小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佛法的奥妙无穷,即便是最细微之物也能包含宇宙之大。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中,“西国”指的是佛教发源地印度,而“那提子”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在这里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深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法超越时空、显现神奇之能的赞叹。

最后两句,“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则是对佛教中“真宗”的追求,即通过忘却语言文字的限制,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高深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偈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生命以及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悟,是一篇融合了禅宗思想与文学表达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和人韵四首·其一

能从定里息奔驰,即是天人合一时。

往哲藩篱吾剖破,动无方所静无私。

(0)

偶有感·其二

吾衰久不念东周,那惜斑毛出鬓头。

海宇升平天自造,可能一手障狂流。

(0)

偶兴五首·其四

坐对窗风一隙清,人间万虑总堪轻。

无端幽鸟闲来往,却作愁人深树鸣。

(0)

春日十二首·其十

十载忧时一念深,竟成身世此浮沈。

斜阳满目萧条事,写作长歌次第吟。

(0)

春日十二首·其六

云掩燕山接地阴,霈城新雨细??。

即看宇宙均生意,识得乾坤作用心。

(0)

春兴八首次韵·其四

三载艰危叹白头,可堪吾志在春秋。

自怜贾谊一腔泪,空作张衡四段愁。

适意时看阶下草,奋飞终愧水边鸥。

美人踪迹今何在,杕杜犹存古雍州。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