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当年侧席求,一时献替尽嘉谋。
刑名不作汉晁错,忠义有如唐马周。
夕闼未酬怀鼎志,坤臣徒起裤襦讴。
忽乘鹤驭凌云去,应与丛宵造物游。
圣主当年侧席求,一时献替尽嘉谋。
刑名不作汉晁错,忠义有如唐马周。
夕闼未酬怀鼎志,坤臣徒起裤襦讴。
忽乘鹤驭凌云去,应与丛宵造物游。
此诗为宋代史浩所作《胡长文阁学挽辞》,通过“圣主”、“献替”、“刑名”、“忠义”、“鹤驭”等词语,描绘了一位为国效力、忠诚无私的官员形象。首句“圣主当年侧席求”,描绘了君主对贤才的渴求,暗示了主人公的非凡才能和被重用的背景。接着,“一时献替尽嘉谋”则赞扬了他提出的建议皆为良策,显示其智慧与贡献。
“刑名不作汉晁错,忠义有如唐马周”两句,将主人公与历史上的两位名臣相提并论,晁错以法律改革著称,马周则以忠诚和才干闻名,以此来赞誉其在法律与忠诚方面的卓越表现。
“夕闼未酬怀鼎志,坤臣徒起裤襦讴”表达了主人公虽未实现其抱负,但其忠诚与才华仍受到人民的歌颂。最后,“忽乘鹤驭凌云去,应与丛宵造物游”则以浪漫的笔触,描述了主人公离世后,仿佛乘鹤升天,与自然界的神灵共游,象征着其高尚品德与精神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深情地缅怀了一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赞美了他的智慧、忠诚和高尚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能完成理想抱负的遗憾与惋惜。
献陵当年筑寿宫,君王鞭石走石工。
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
死生昼夜须臾在,霹雳一声辞大内。
遗舄人疑黄帝弓,自敛金衣抟大块。
不将玉斧修天门,不引玉液通天源。
营骨炼形水银海,至今龙蛰明珠浑。
何当疾雷飞猛雨,雨淋龙髯小臣负。
昔日殷勤筑夜台,于今直是冲霄路。
便使神孙一见之,削平五岳作丰碑。
金轮捶碎风轮坠,泉上宫中万丈旗。
君不见祥子岭西金银阙,不日灵台穿月窟。
愿将万寿祝尧年,穷卒两河归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