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飞云洞,巉岩不可登。
江风吹落日,时见出山僧。
咫尺飞云洞,巉岩不可登。
江风吹落日,时见出山僧。
这首明代诗人王一鸣的《江上望飞云洞》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画面。"咫尺飞云洞",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飞云洞的近在眼前,却又被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般神秘。"巉岩不可登",通过"巉岩"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陡峭,攀登艰难的景象,增加了洞穴的遥远感和探索的挑战性。
"江风吹落日",夕阳西下,江风轻拂,这一动态场景与前文的静态洞穴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感。"时见出山僧",偶尔可见山中的僧侣,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人情味和禅意,暗示着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远近结合、动静相宜的手法,描绘了江上飞云洞的自然景色,以及其中隐含的超然与人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画阁重帘深不捲。铜史黄昏催缓箭。
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夜长君不见。
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
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飘零秋万点。
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