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筝咏一首》
《筝咏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赵女弄秦筝,霞纨烂结束。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

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0)
鉴赏

这首《筝咏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以筝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赵女弄秦筝”,开篇即点出弹奏者与乐器的出处,赵女代表了古代的才女,秦筝则为古代名筝之一,暗示了演奏者的高雅与乐器的珍贵。接着“霞纨烂结束”一句,以“霞纨”形容筝的装饰华丽,进一步渲染了演奏场景的华美。

“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两句,通过对比丹色的弦线和玉质的柱子,以及弦线的凄清与柱子的紧凑,巧妙地表达了音乐的细腻情感和演奏技巧的精湛。接下来,“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则将情感寄托于音乐之中,通过“芳意”、“阳春”等词汇,展现了音乐如同春天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美好意境。

“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弹奏者比作娇美的凤凰,栖息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又如洁白的云朵停留在华丽的屋宇之上,形象地描绘了演奏者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则赞美了演奏者的美丽,将她的容貌比作琼玉,既纯净又珍贵,同时暗示其内在的优雅与气质。

“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描绘了音乐的流转与断续,仿佛兰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又在断处巧妙地接续,展现了音乐的韵律与连贯性。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演奏者手指的灵巧与表情的专注,传达了音乐中的情感波动。

最后,“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强调了音乐能够超越语言,直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音乐价值的无限推崇,即便以千金相赠,也无法完全回报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音乐颂歌。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海内无坚垒,天涯有近亲。

不辞供笑语,未惯得殷勤。

舟楫深宜客,溪山各放春。

高眠过滩浪,已寄百年身。

(0)

适远

处处非吾土,年年备虏兵。

何妨更适远,未免一伤情。

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0)

梅花两绝句·其二

晓天青脉脉,玉面立疏篱。

山中尔许树,独自费人诗。

(0)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其三

瓦屋三间宽有馀,可怜小陆不同居。

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0)

鹊桥仙.七夕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

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

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0)

好事近·其一

我欲御天风,飞上广寒宫阙。

撼动一轮秋桂,照人间愁绝。

归来须著酒消磨,玉面点红缬。

起舞为君狂醉,更何须邀月。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