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忧时一念深,竟成身世此浮沈。
斜阳满目萧条事,写作长歌次第吟。
十载忧时一念深,竟成身世此浮沈。
斜阳满目萧条事,写作长歌次第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春日十二首》中的第十首。在“十载忧时一念深”这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以来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这种忧虑深入骨髓,难以忘怀。接下来的“竟成身世此浮沈”,则暗示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起伏不定,仿佛随波逐流,无法自主。
“斜阳满目萧条事”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万物萧瑟的画面,象征着诗人眼见的种种衰败与不公,心中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最后,“写作长歌次第吟”表明诗人选择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将内心的忧郁与感慨化为文字,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与释放。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清晨发雕窝,寒气犹可畏。
倏至浩亹关,下马一长喟。局步淩?崿,俯身历崄巇。
林深一径通,岸绝两崖对。
下窥深莫穷,仰视飞鸟外。
云萝翠成幄,杰木整如旆。
行行出窈窕,眼豁心自快。
遥瞻赤城山,历历青可爱。
念昔汉宣朝,戎羌犯边界。
充国屯浩亹,骑兵一时溃。
卓哉赵将军,画策中机会。
屯田慎边守,勋名独称最。
古人不可作,遗迹宛犹在。
此日偶经过,因之发长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