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
适逢两少年,夹毂问君家。
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
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
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
丈人且徐徐,调弦讵未央。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
适逢两少年,夹毂问君家。
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
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
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
丈人且徐徐,调弦讵未央。
这首汉代乐府诗《长安有狭斜行》描绘了长安城内一条狭窄街道的景象,以及街道上发生的一幕对话。诗人通过这幕对话,展现了长安社会的阶层差异和家庭生活的情景。
诗中首先提到“长安有狭斜”,点明地点,暗示了这条街道位于繁华的都城之中,但因其狭窄而显得与众不同。接着,诗人描述了两位少年在街道上遇到一位行人,并询问其家庭情况。这一场景简洁地勾勒出长安社会的日常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他人身份的好奇与关注。
随后,诗人详细介绍了这位行人的家庭背景:“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 表明他的家庭位于新市附近,这是一个容易辨识且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进一步地,诗人描绘了家庭成员的职位和职业:“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这里,“二千石”指的是高级官员的职位,“孝廉郎”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官场的年轻士人,而“衣冠仕洛阳”则可能是指家庭成员中有人在洛阳任职。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家庭的显赫地位,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高度重视。
最后,诗人通过“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家庭内部和谐融洽的氛围。接着,诗人又以“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来展现家庭成员各自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大妇和中妇分别在织布,而小妇则弹琴于高堂之上,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艺术性和文化修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长安城内一条狭窄街道上的日常生活,还巧妙地融入了家庭成员的身份、地位、职业以及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十万义师齐放仗,天涯流落征南将。
将坛已废诗坛存,四海才人远相访。
萧山诗老七十翁,宦游岭南家浙东。
平生慷慨多大节,千金屡散称朱公。
广柳之车上方剑,君家义声世争艳。
不教壮士走越胡,更遣安昌落奸焰。
君今退作诗家豪,雄风飒爽生笺毫。
五言长城忽在眼,偏师欲往惭钤韬。
天南喜得忘年友,风雨满城过重九。
欲邀君赏东篱花,惜少柴桑白衣酒。
梅州于分野,上应牵牛星。
下有一丈夫,牵牛饮烟汀。
临溪织女居,三五光荧荧。
乘槎客过此,疑遇星精灵。
谁知老词客,牧犊春山青。
自唱宁戚歌,叩角呼儿听。
风尘方澒洞,极目天冥冥。
奇士天下无,且熟相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