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眷此粲然英,凛有千尺姿。
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
二物足相配,彷佛齐与夷。
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
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眷此粲然英,凛有千尺姿。
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
二物足相配,彷佛齐与夷。
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
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十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天的傍晚,独自徘徊于自然之中的情景,以及他对菊花和松树的欣赏。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不认识古代的隐士庄子(渊明),但通过观赏菊花来感受那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描述了秋天夜晚冷气逼人,露水凝结成霜,周围的植物因而变得萎靡不振。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这里写到了作者看到南山上的松树,形态如同盘旋的龙一般生动、庄重。
"眷此粲然英,凛有千尺姿。" "眷"字表达了作者对这景象的珍视与留恋,而"粲然"形容菊花洁白鲜明,"凛"则是松树枝条的高大。
接下来的几句"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二物足相配,彷佛齐与夷。" 描写了作者摘取菊花来酿造美酒,依偎在松树下吟诵自己的诗篇。这两种事物在这里被视为完美的搭配,如同古代的隐者一般淡泊名利。
最后,"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人那样超脱尘世,同时也感叹芙蓉花(荷花)同样能够与菊花并存,共同享受秋天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是一篇典型的咏物抒情之作。
闻君仙袂指洪涯,我忆情人别路赊。
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
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世乱离情苦,家贫色养难。
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幕府才方急,骚人泪未乾。
何时王道泰,万里看鹏抟。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罇有酒,若方陶令愧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