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
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
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
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荐芳馨。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
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
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
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荐芳馨。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第一议论也再赋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古人德行和品格的崇敬,以及对他们不朽盛名的赞美。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这里作者借用了殷商时期的仁爱与周朝的长寿之意,通过对比古代圣明君主的德行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同时,“释宝仙清笑”则是指道家修炼成仙后的清净笑容,表露了诗人对于道家追求不朽生命哲学的赞赏。
“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这两句强调了古代贤达之人的高贵品格和他们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他们如同祭坛上不可侵犯的神圣象征,不可与凡人相提并论。
“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这里诗人借用了松、梅、竹三友来形容古贤之人的高洁坚毅,即使在严寒的岁月里依然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同时,“乾象光芒”则是指宇宙间自然界日月星辰所发出的神圣光辉,暗示了这些古人品德如同天体般高远而不可触及。
“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荐芳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即使穿着粗糙的乡间衣物,但内在品格依旧高洁的人们的赞美。他们如同每年生长的蘋藻一样,不断散发出令人敬佩的芳香。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达之人的崇尚,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高标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历史情怀。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
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
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
□□□,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
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谩赢得、生前夭寿多凶。
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恼阎翁。
轮回转,本来面目,改换片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