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水流咽,城下乱山多。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
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门前水流咽,城下乱山多。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
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辞别的朋友在乱山之下、城墙之旁,门前的溪流潺潺而过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淡淡哀愁,同时也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似乎对于世俗的纷扰并不太在意。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朋友此行目的地的不解,也许是在暗示那种无奈和迷茫。同时,“枉”字用得极为精妙,既可指实际上的曲折道路,也隐含着一种不得已的情绪。
“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这里描写了朋友离别时的氛围,风和烟霭似乎在他们之间拉开了一道无形的距离,而诗人内心的悲喜交织,在脸上展现为一种复杂的笑容。这种情感的交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复杂心理。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知道陶渊明以酒来消愁,但自己却没有这样的逃避之法,对于朋友的离去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舍。这种坦率和无奈,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力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圣德忧民暇,麾旆谒山灵。
画航泛北渚,文马侍东平。
春浦戈鋋照,寒林铙吹鸣。
依稀长安驿,萧条都尉城。
井泉能共动,江帆得分行。
窗幽细网合,阶静落花明。
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
菲菲兰俎馥,淡淡桂樽清。
银塘日影尽,玉座舞衣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