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茅山孙鍊师》
《寄茅山孙鍊师》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0)
翻译
何处最逍遥,华阳在第八重天。
松林中的风带着露水,藤萝下的月光洁净无尘。
忽然间鹤鸣于仙境,玉树上的蝉声不时响起。
想要驰骋千里,只因恋着凤门泉的清凉。
注释
何地:何处。
最:最。
翛然:自由自在,超脱世俗。
华阳:道教中的地名,象征高远或仙境。
第八天:道教中常指仙界层次。
松风:松树间的风。
清有露:清新且带有露珠。
萝月:藤萝下的月亮。
净无烟:干净明亮,没有尘埃。
瑶坛:仙境中的神坛。
鹤:仙鹤,象征仙人。
玉树:形容树木如玉般美丽。
蝉:蝉鸣。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恋:眷恋。
凤门泉:传说中凤凰出没的泉水,象征贵气和清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秋夜图景。"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表达了诗人对华阳山区某个地方之美好的赞赏,这里的"第八天"可能指的是秋季的某一天,那时自然界已经呈现出一种清洁、宁静的景象。"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则具体描绘了这个环境中的细节:松林中微风习习,带来了夜间的凉意和露珠,而萝月(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明月)洁净而没有任何污染或遮挡。

接下来两句"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声音:远处的鹤鸣声响彻瑶坛(可能是指山中的一片空地或者平台),而近处则是玉石般清脆的树间蝉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丽自然景观的眷恋之情。尽管想要驰骋千里,但最终还是只能留恋于这片地方,特别是这里的凤门泉,这个泉水似乎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声音的生动再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美好情怀。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纤阿一绝

不瑕彭泽愿言中,都冶姿年慧则通。

揭调郡斋宾孺子,孅阿茜粲驻芳踪。

(0)

松门

山川忽摇落,风雪交岁暮。

堂堂十八公,正尔守门户。

(0)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其一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

传经拾科第,綵服匝庭轩。

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

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0)

金华邵氏面山临溪而居又架木为亭云林丘壑之胜趣乃兼得之邵氏求其名予诵东坡江郊诗名之曰茜绚题一绝

茂林翠巘碧潺湲,凉月白云飘素筵。

几杖逍遥领其会,佳哉茜绚有馀妍。

(0)

试闱即事三绝·其一

鼓士扬桴警五更,爨清檠冷旋吹生。

深衣乡彦都君子,摩厉三秋衒此行。

(0)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其一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