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其一》
《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

传经拾科第,綵服匝庭轩。

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

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0)
翻译
修养品德能洞察天命,乡里的评价因诚实而崇高。
研习经典以求科举功名,华丽服饰充满庭院。
杰出才能独掌一方,优秀的弓箭手补充谏官之职。
在金坡上挥洒文采,赞美与批评的言辞丰富无比。
注释
缮性:修养品德。
克:能。
知命:洞察天命。
乡评:乡里的评价。
行实:诚实行为。
传经:研习经典。
拾科第:求取科举功名。
綵服:华丽服饰。
庭轩:庭院。
韡萼:杰出才能。
专方面:独掌一方。
良弓:优秀的弓箭手。
谏垣:谏官之职。
金坡:比喻文坛或朝廷。
振词笔:挥洒文采。
品藻:赞美与批评。
不胜言:无法尽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为王季海的父亲撰写的一首挽词,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格和学问的敬仰。"缮性克知命"赞扬了逝者修养品性,顺应天命;"乡评行实尊"则指出他在乡里的声望源于真实高尚的行为。"传经拾科第"描述他通过研习经典获得功名;"綵服匝庭轩"描绘了家族荣耀,华服满庭的景象。"韡萼专方面"比喻他如同花朵般在地方上独领风骚,"良弓补谏垣"则象征他的智慧犹如良弓,能为朝廷的谏议机构增添力量。最后两句"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赞美他在文辞上的才华横溢,以及对事物的深刻评价难以尽述。整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逝者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其二

曙柳鸟啼未忍归。露花烟叶共依依。

沉思昨梦已成非。

罢酒高楼人近别,绕船空水雁初飞。

几回相见更相违。

(0)

鹧鸪天.戊寅送春日同姊栽云妹玉舜拈此

佳梦还宜去后寻。中年长共故园心。

离骚读罢真无奈,香草茸茸绿发侵。

红药畔,紫藤阴。饯春春不敌愁深。

分题句好儿拈韵,话旧杯阑婢典斟。

(0)

倦寻芳.壶园夜雨用李秋崖韵同次湘

小帘花瘦,废阁镫昏,孤咏何赖。

破碎壶天,哪管赋愁人在。

檐滴都无空绿泻,池流应有残红带。

到更阑,怕南来好梦,湿云全碍。

想几处、筝篷凄咽,乱点西风,飞上蛾黛。

便是秋声,一夜有情须买。

别泪销沈鸥社酒,浮根愁老鲑乡菜。

悔前宵,月明中,负他芳霭。

(0)

简钱彦林谋阻唐宜之金陵之行·其一

野航去住浑难定,似向金陵烟雨中。

凤老何天寻竹实,雁栖随地傍孤篷。

浮踪三宿伊无恋,幽绪千层我较浓。

半里梅花劳梦想,况堪山水隔重重。

(0)

和陶饮酒·其十五

秋风亦云厉,槁叶盈我宅。

黄鸟无馀声,玄鸟有遗迹。

嗟我何规规,敢惮千与百。

秋深气微寒,秋尽雪将白。

谁不悲流波,当前莫能惜。

(0)

萧萧篇哭孙·其二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

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