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忧时梦不成,忍将佞舌博功名。
学如谷永生何辱,节若刘陶死亦荣。
苍藓无心同客静,寒梅有眼照人明。
此邦风物多淳古,曾识濂溪与二程。
风雨忧时梦不成,忍将佞舌博功名。
学如谷永生何辱,节若刘陶死亦荣。
苍藓无心同客静,寒梅有眼照人明。
此邦风物多淳古,曾识濂溪与二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人物刘黻的作品,名为《横浦有感》。从内容上看,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感慨。
“风雨忧时梦不成”表达的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忧虑。此句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和悲哀。
“忍将佞舌博功名”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上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人们为了获取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自己的品格。诗人对此深感痛心。
接下来的两句“学如谷永生何辱,节若刘陶死亦荣”表达的是诗人的自我期许和道德追求。他以古代的忠诚典范谷永、刘向为榜样,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即便是身死,也能保持尊严。
“苍藓无心同客静,寒梅有眼照人明”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希望保持内心清明和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最后,“此邦风物多淳古,曾识濂溪与二程”则是诗人对家乡风物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哲学思想家张载(濂溪)及程颢、程颐兄弟(二程)的崇敬。这表明诗人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深邃的哲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于理想、节操、自然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把笔尽为诗,何人敌夫子。
句满天下口,名聒天下耳。不识朝,不识市。
旷逍遥,闲徙倚。一杯酒,无万事。一叶舟,无千里。
衣裳白云,坐卧流水。
霜落风高忽相忆,惠然见过留一夕。
一夕听吟十数篇,水榭林萝为岑寂。
拂旦舍我亦不辞,携筇径去随所适。
随所适,无处觅。云半片,鹤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