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墨生》
《赠墨生》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岩谷春风起,桐花落涧红。

隔水轻烟发,收煤入灶中。

豹囊秘元玉,鹅池生白虹。

汤生法潘谷,千载事同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句“岩谷春风起,桐花落涧红”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山岩与山谷间春风拂面、桐花飘落的景象,色彩鲜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隔水轻烟发,收煤入灶中”则转换视角,描绘了水边轻烟袅袅升起,人们在灶中烹饪的画面,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温馨之感。

后两句“豹囊秘元玉,鹅池生白虹”运用了象征手法,豹囊中的“元玉”可能象征着珍贵的宝藏或智慧,而鹅池中出现的“白虹”则可能是对美好愿景或吉祥之兆的隐喻,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

最后,“汤生法潘谷,千载事同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传承,汤生法潘谷可能是指某种技艺或知识的传承,千载之事如同风过,强调了事物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但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却能跨越时空,流传千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过汉武望仙宫在鄜寺之西三绝句·其二

山下时时闻凤箫,山中处处得蟠桃。

刘郎仙去何难事,不用飞楼百尺高。

(0)

刑曹再赋二绝句弥佳不得不报·其一

不肯将身入八关,判司虽屈胜如閒。

汉庭富贵人何限,毕竟文章属小山。

(0)

虚斋

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

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

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

时作苦语诗,幽泉汲修绠。

(0)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讼其不知我也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

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

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

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

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

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

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

(0)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其二

苏秦不愿印,乃在二顷田。

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

择高种苜蓿,不湿牛口涎。

拙计安足为,朝往而暮旋。

(0)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三

斋居忽若遗,不识身与境。

颇疑酣中似,奈尔辄复醒。

东坡自云然,挈世一裘领。

是事吾有师,安敢囊出颖。

指穷火已传,岂待得薪炳。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