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二首·其二》
《夜坐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0)
注释
二尺檠:古代照明用具,长约二尺。
屋高先见月:形容屋檐高,能看到月亮升起。
城远忽闻更:更声在远处传来,暗示夜深人静。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茅柴:便宜的柴火。
檐铁响:风吹檐铁发出的声音。
淡杀:形容使人心情沮丧。
翻译
身穿三层棉絮,犹如新买的两尺长灯架。
屋檐高处先看到月亮,远处城池忽然传来更声。
手握藜杖光芒渐弱,点燃茅柴火光轻盈。
如果不是檐下铁皮的响动,这寂静几乎要让老书生心灰意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对物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表明诗人在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环境中,他的被子厚实,而且他的窗扇是新的,显示出一种精致和整洁的生活状态。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遥远,诗人居住的地方较为偏僻,因此能较早地看到月亮,同时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继续展现了夜晚的情景,藜杖即竹杖,其上的光芒已熄灭,而茅柴之火力度也很小,说明夜已经深了,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这两句则透露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寻,如果不是屋檐上的铁件偶尔发出的声音,那么一切都被淡化了,连那些年长的学者也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旧事物的怀念,也体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四时词四首·其一

满地花阴翡翠凉,半帘红雾水晶香。

黄鹂似惜春无主,啼遍宫门不过墙。

(0)

送李士纶南还

碧水长衫映黑头,归时还及洞庭秋。

家山别后无乡信,霄汉从来有壮游。

惭我屋庐占上国,送君魂梦绕中洲。

东园甘旨堪供养,正值西风白稻秋。

(0)

漫书二首·其一

峄阳生孤桐,弦之以吴丝。

坐令风雨色,变出阳春词。

可以养圣性,可以献帝墀。

孤高谅有合,君子贵后时。

(0)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其七

栖禅余百年,问僧仅三众。

凭虚围曲阑,架壑出飞栋。

(0)

四答胡彦超

园丁频遣愧劳烦,菜垄清阴已满门。

车过陈平多长者,官如胡质有诸孙。

小堂定拟虚中席,内府初停给上尊。

不怪连朝风雨恶,暑天真为洗诗魂。

(0)

小游仙十首·其二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