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题樊会公小像》
《鹧鸪天.题樊会公小像》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曾向车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

只今老作青溪长,犹是当时折角巾。

姿卓荦、骨嶙峋。画师摩诘是前身。

知君埋照饶深意,新筑糟丘号酒民。

(0)
鉴赏

这首《鹧鸪天·题樊会公小像》由清代诗人宋琬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者与画像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对人物性格和精神风貌的深刻理解。

首句“曾向车中看璧人”,以“璧人”比喻画像中的樊会公,暗示其形象高洁如玉,引人注目。接着“金丸珠勒冶城春”一句,通过“金丸珠勒”描绘出樊会公年轻时的英姿勃发,与“冶城春”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只今老作青溪长,犹是当时折角巾”两句,对比了樊会公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阶段,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主题。同时,“折角巾”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暗示了其文人雅士的身份。

“姿卓荦、骨嶙峋”是对樊会公外在形象的赞美,形容其风骨独特,坚韧不拔。“画师摩诘是前身”一句,将樊会公与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樊会公艺术造诣的高度评价。

最后,“知君埋照饶深意,新筑糟丘号酒民”两句,揭示了画像背后的故事和寓意。一方面,诗人通过“埋照”表达了对樊会公深沉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新筑糟丘号酒民”则暗示了樊会公晚年的生活态度——以酒为伴,享受生活,体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樊会公形象的描绘和对其人生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物深刻的理解和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感怀二十首·其二

皑皑原上霜,萋萋道傍草。

金石有销铄,人生安可保。

大化为炉锤,万物何缴绕。

达士耻近图,所思在远道。

荣瘁非有期,修名苦不早。

焉能自结束,坐向风尘老。

(0)

送陆孝廉

玉匣丰城剑气重,暮山重叠照芙蓉。

应知洛下诸词客,彩笔分行待士龙。

(0)

入晋陵复不及访朱在明怅然复寄此诗

廿载飞书醉白沙,乱山寒色限孤查。

南园一夜西风急,无数江蓠尽落花。

(0)

歌者屡召不至汪生狂发据高座剧谈水浒传奚童弹筝佐之四席并倾余赋一绝赏之

琥珀蒲桃白玉缸,巫山红袖隔纱窗。

不知谁发汪伦兴,象板牙筹说宋江。

(0)

送徐太常之白下

骊驹又唱瀫城西,龙剑尊前惜解携。

旭日葵榴争吐艳,春风桃李自成蹊。

千秋大业传邹鲁,六代繁音陋宋齐。

屈指凤台吟啸暇,可无雄笔到幽栖。

(0)

刘观察仲修席上言别

抗手河梁思不穷,高天遥望楚王宫。

吹箫几夜骑黄鹤,解剑经时断白虹。

潞水霜华犹拂坐,湘潭云叶已浮空。

风尘别后频相忆,锦字千行坠北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