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三》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追忆词场旧,交游四纪馀。

编年逢绝笔,议乐见成书。

忽怆题丹旐,无由走素车。

伤心寝门恸,南望涕涟如。

(0)
翻译
回忆过去的词坛岁月,交往持续了四十年以上。
在编年史中遗憾地遇到了最后的文字,讨论音乐的作品却已完成。
突然悲痛地写下挽联,无法再乘坐白色的灵车前往。
在家中悲伤痛哭,遥望南方泪流不止。
注释
词场:过去的词坛。
旧:过去的。
四纪:四十年。
编年:编年史。
绝笔:最后的文字。
成书:完成的作品。
丹旐:红色的挽联(用于丧事)。
素车:白色的灵车。
寝门:家中。
南望:遥望南方。
涕涟:泪流不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悼念范景仁(蜀公范景仁)所作的挽辞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追忆词场旧",回忆起与范公在文学领域的交往,时光荏苒,已有四纪之久;"编年逢绝笔",惋惜他在编纂著作时突然离世,未能完成最后的篇章;"议乐见成书",是对范公学术成就的肯定,他的学问如同音乐般悦耳,如今却只能以遗著的形式呈现。"忽怆题丹旐",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灵柩上悬挂的黑色旗帜(丹旐)时的悲痛;"无由走素车",诗人遗憾自己无法亲自送别,表达出深切的哀悼之情。最后两句"伤心寝门恸,南望涕涟如",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悲痛哭泣,遥望南方,泪水涟涟,感人至深。整首诗情感真挚,哀而不伤,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失去知音的悲痛。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杂诗·其二

捉衿不厌短,曳履不辞穿。

所嗟白日驰,当我盛壮年。

盛年不可再,忧思起缠绵。

精卫何微眇,衔石填沧渊。

大人志亨屯,匪为识玉怜。

策我千里骥,膏我文木轩。

朝游漱渤澥,暮宿层城巅。

(0)

铜雀台

君王营四海,西伐复东征。

顿弃三分业,空馀八佾情。

舞衣金薤叶,歌调白杨声。

妾恨非神女,无由入梦倾。

(0)

寿孙青城山人

梅疏竹瘦小庭妍,拥絮朝阳殢酒眠。

留客茶烟常出屋,乘春花气渐迎船。

蜼文兽面看如活,鸟迹虫书蠹欲穿。

动是商周与秦汉,知君寿在羡门前。

(0)

赠谢明府生曰

莱芜尘满讼庭空,秪见公堂祝华封。

候转昨朝冬已立,节过旬日九还重。

千村稌黍弥寒望,一路讴歌间夕舂。

篱菊正黄枫又紫,百年初度几人逢。

(0)

舟中杂兴·其一

辞家两见月,兀兀闸河边。

长路难计日,逆流如上天。

扶携幸相得,宴坐亦翛然。

始识浮家意,伸钩拟钓船。

(0)

送张子石北上

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

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

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

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

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

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

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

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

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

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