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流泉自古清,百年华构几经营。
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
山下流泉自古清,百年华构几经营。
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
这首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廉泉亭》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廉泉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地融入了对廉洁品质的颂扬。
首句“山下流泉自古清”,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泉自古以来就清澈见底的画面,泉水从山中流出,映照着自然的纯净与永恒。这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喻了廉洁品质如同清泉一般,自始至终保持其本质的纯净,不受外界影响。
接着,“百年华构几经营”一句,转而描述了廉泉亭的历史与建造过程。这里“华构”指的是精美的建筑,而“几经营”则暗示了这座亭子历经百年的精心设计与建造,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建筑的悠久历史,也隐含了廉洁之士在社会中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的行为如同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亭子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指出世人往往将廉洁之名挂在嘴边,却未必真正理解或实践廉洁的真谛。而真正的廉洁,正如那山下的清泉,不求名利,只求内心的纯净与公正。这里的“此水”既指山下的清泉,也象征着廉洁之士的行为,它们不为名,只为内心的道德准则和公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巧妙地表达了对廉洁品质的赞美与思考。祁顺以清新脱俗的文笔,寓言式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廉洁精神的可贵与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