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章伯,南台法令师。
常因行部日,记得从游时。
敏手除三害,贞心畏四知。
何由侍王导,挥麈话襟期。
西晋文章伯,南台法令师。
常因行部日,记得从游时。
敏手除三害,贞心畏四知。
何由侍王导,挥麈话襟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呈王达之御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自比“西晋文章伯”,此处指的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意在赞美其文学成就;又自比“南台法令师”,这里的“南台”可能是对某个地方或官署的称呼,而“法令师”则意味着诗人对于法律制度有深刻理解和掌握。
诗中的“常因行部日,记得从游时”表达了诗人在执掌朝廷文书、处理政务的日常工作中,不忘初心,回忆起之前游历各地、学习国家法令的情况。接下来的“敏手除三害,贞心畏四知”则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品德,他能够迅速辨别并消除各种危害,同时保持清廉的心志,对于世间的种种知识都抱有敬畏之心。
最后,“何由侍王导,挥麈话襟期”中“王导”可能是指某位高官或领导,而“挥麈”则是比喻诗人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能够像挥洒墨水一样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文艺才情。整首诗通过对自己才能和品德的自信宣扬,以及对于服务于朝廷、辅佐君主的愿望表达,展示了诗人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吴蜀山河,到今日、一般焦士。
空赢得、危矶孤耸,浪淘千古。
白帝几曾归御辇,赤乌枉自分疆宇。
笑仲谋、那便是英雄,豚儿伍。寒潮咽,愁如诉。
灵旗飐,神如睹。想宝刀金玦,美人英武。
玉貌不争甘后宠,贞魂只共湘妃语。
痛千秋、江水各分流,刘郎浦。
绿鬓铜章吏。籍甚东阳才子。柘西传乐府,满燕市。
合唤罗裙,鹅管调银字。
忽漫牵丝去,乱水荒山,迢迢六七千里。
木槲浓阴底。情簟疏帘厅事。凭题翡翠砚,白藤纸。
酒伴无人,蛮碗谁同醉。
记取双江外,第一是梅边,莫忘小驿花使。
正小春花暖。绣屏开、碧觞乍举,黄眉初展。
玄扈干云太宰后,犹见征南季简。
且载酒、闲听丝管。
绿野早成江上宅,况采芝、旧日商山远。
问海水,几回浅。古来七十原稀罕。
更菁葱、满庭玉树,雕盂金版。
荀氏八龙齐下食,不羡瑶台琼苑。
是何处、驰归轻幰。
大妇流黄中妇锦,最可怜、小妇调笙缓。
榆历历,枣攒攒。
锦堂清昼,恰瑶盏传来,玉荷开后。
齐岱基祥,甫侯嗣懿,盛世相君遗胄。
皇览揆予初度,看綵凤翔云岫。
况世载,有千金一字,国门之购。
前侑歌缓处,脆板清丝,花下排红豆。
竹秀联吟,波流送羽,觞咏兰亭依旧。
当日醉乡何在,教好女揄长袖。
恐有客,饮淳于一石,与君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