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秋水荻芦轻,徙倚楼头待月明。
红烛烧残白堕醒,秋风飒飒独关情。
泱泱秋水荻芦轻,徙倚楼头待月明。
红烛烧残白堕醒,秋风飒飒独关情。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楼头等待月明的情景。首句“泱泱秋水荻芦轻”以宽广的秋水和轻柔的芦苇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次句“徙倚楼头待月明”则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与期待,他静静地站在楼头,等待着月亮升起的那一刻。
接着,“红烛烧残白堕醒”一句,通过红烛燃尽、白堕酒醒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心境的变化。红烛象征着时光的短暂与美好,而白堕酒则可能寓意着诗人的思绪或情感,随着烛光的消逝而逐渐清醒,或许也意味着某种情感的释放或觉醒。
最后一句“秋风飒飒独关情”以秋风的飒飒声作为背景音,强调了诗人在孤独中感受的情感深度。这里的“关情”不仅指情感的触动,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对时间、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情感寄托的过程。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