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青山自委蛇,潭光云影静相宜。
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
窈谷飞烟来淡薄,奔溪倒影下孤危。
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
竟日青山自委蛇,潭光云影静相宜。
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
窈谷飞烟来淡薄,奔溪倒影下孤危。
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行于顺昌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首联“竟日青山自委蛇,潭光云影静相宜”,开篇即以“竟日”点出时间之长,“青山自委蛇”描绘了山峦连绵起伏的景象,而“潭光云影静相宜”则通过潭水的平静与云影的映照,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突然间雷声大作,风雨交加,群山随之震动,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秋风已在十日前悄然吹起,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
颈联“窈谷飞烟来淡薄,奔溪倒影下孤危”,深入幽谷,烟雾轻淡,溪流奔腾,其倒影在水面显得格外孤危,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山谷的幽静与溪流的动态之美。
尾联“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似乎想要穷尽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但面对无垠的苍茫,思绪却难以尽述。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夏日行旅途中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乾坤爻变括天心。
枢简易浮沉。
斡旋升降成甘露,种黄芽、陆地根深。
潋滟滋荣金蕊,丹霞照,万神钦。
云收天静酒重斟。
韵聒耳鸣琴。
醺醺酩酊乘风舞,恣神怡、鼓掌歌吟。
深入洞天静境,得真乐,写知音。
乾坤两卦上天梯。
分柔健高低。
六关爻变推天道,斡璇玑、日月东西。
妙采精华成液,通神息,饮刀圭。
溶溶金水泛曹溪。
得九转功齐。
变成丹体香风袅,木童喜、寿域长跻。
显出元初气艳,廓胸襟,吐虹霓。
乾坤分布派春秋。
进九六添抽。
阳升阴复生元气,辅灵台、配定刚柔。
进退八归六聚,定浮沉,显真修。
琼浆八味一渠流。
聚百宝相投。
滋荣君圣民安富,乐陶陶、驰骤神洲。
天地不能陶铸,无为体,恣优游。
乾坤营魄炼阳精。
摄离坎煎烹。
九还七返神功用,定氤氲、气象推行。
日月照临满室,和二物,产琼英。
器成常静体无倾。
饱浩气轻清。
内全得一真灵显,露元初、模样圆明。
不在地天机彀,超物外,任纵横。
乾坤爻斡气玄黄。
摄进退阴阳。
造化数符周火候,动清风、递转天罡。
简易浮沉变态,吐消息,*琼浆。
仙童觥饮奏宫商。
引歌舞悠扬。
半醉式微明月下,主邀赏、笑傲中堂。
胁服群魔遁谠,擅祖意,转清凉。
至人主掌修真柄。
格外玄言究竟。
澄澄沉虑,绵绵至息,氤氲真性。
一混炎风劲。
五门开、三奇光并。
动盈虚时候,阴阳变泰,显真造,契天命。
整顿神情中正。
现长春、风光卓*。
烂霞万缕,烟岚一派,盈空澄净。
远近楼台,映奋云步,逍遥歌咏傲清凉法界,安闲活计,证无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