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三巴地,沈阴八月天。
气昏高阁雨,梦倦下帘眠。
愁鬓华簪小,归心社燕前。
相思杜陵野,沟水独潺湲。
残暑三巴地,沈阴八月天。
气昏高阁雨,梦倦下帘眠。
愁鬓华簪小,归心社燕前。
相思杜陵野,沟水独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夏末秋初的萧索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残暑三巴地”直截了当地展现了炎热余威尚存的地球,而“沈阴八月天”则烘托出一种沉重而阴霾的气氛,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一种淡淡的忧郁。紧接着,“气昏高阁雨,梦倦下帘眠”表现了诗人因酷热难耐而躲入室内,却仍旧被闷热所困,连梦境也无法逃离这种懒散之感。
接下来的“愁鬓华簪小,归心社燕前”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因为思念而焦虑,甚至连头饰都显得无比渺小,这种对亲友的思念之强烈,如同燕子一般急切地想要回到旧时聚会的地方。
最后,“相思杜陵野,沟水独潺湲”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杜陵野,即长安城郊,是诗人心中与亲友共享的情感寄托之所,而那微弱的流水声响,更增添了一种孤寂和无尽的相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末秋初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与惆怅之情。
杞人遘心疾,出门求良医。
问疾何为来,卢扁无能为。
天地既崩坼,乱离方在兹。
岂不念复旦,暮夜难与期。
巢端鸣老鸮,屋上嗥狐狸。
所在怵心目,欲默不自持。
独醒良未任,何不餔糟醨。
南宁城下浣江滨,小别家山几十春。
百里未忘昭代简,二毛重见故乡人。
催科政拙方知养,赠别诗多不算贫。
曾记乐桥南畔路,到门不遇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