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二》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宁城下浣江滨,小别家山几十春。

百里未忘昭代简,二毛重见故乡人。

催科政拙方知养,赠别诗多不算贫。

曾记乐桥南畔路,到门不遇一伤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友刘谦山先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从政生涯的感慨。首句“南宁城下浣江滨”描绘了刘谦山先生离开家乡,前往南宁任职的情景,暗示了他远离故土的无奈与不舍。接着,“小别家山几十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家乡相隔多年的思念之情。

“百里未忘昭代简”一句,表明刘谦山先生即使身处百里之外,依然没有忘记国家的期望与责任,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二毛重见故乡人”则通过“二毛”(指头发花白)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刘谦山先生再次回到故乡时的感慨与复杂心情。

“催科政拙方知养”可能是指刘谦山先生在处理政务时的些许不足,但通过这次经历,他更加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体现了他的成长与自我反省。“赠别诗多不算贫”则表达了诗人对刘谦山先生离任的惋惜与不舍,同时也肯定了刘谦山先生的贡献与价值。

最后,“曾记乐桥南畔路,到门不遇一伤神”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起与刘谦山先生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未能在分别时再见一面的遗憾,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复杂,以及对故人离去的哀伤与祝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谒北岳庙·其一

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

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

羞从禅代论金检,喜向侯邦乞宝符。

混辟将何酬圣主,祁连不遣祭休屠。

(0)

定州画壁水二堵妙绝天下望之若真水起伏潆洄有浩溔万顷之势州志谓为吴道子画非也寺成在道子后百馀年余歌以畅厥美仍为志解嘲

柏林寺中千株柏,蛰月寒虬怒生翼。

谁为吸尽西江水,一吐阿兰双素壁。

永夜旋愁牛汉翻,中堂陡见龙门辟。

更疑沧海浴日初,不断潇湘带天色。

鸟王睥睨饥欲动,娑竭蜿蜒避无策。

惊毫欲捲阿耨枮,醉沈横拖鹫头碧。

怪无兰木为穿进,纵有并刀剪不得。

寒声飒飒生清澜,令我三日欲卧观。

借问画者谁,画笔劲似秋鹰抟。

无乃孙知微,定非杨契丹。

试披图经读,谓是吴道子。

此寺此壁天福始,开元之人人已鬼。

只今何限丹青师,好手吴生那得之。

君不见唐朝叶道士,摄魄为写松阳碑。

(0)

寓怀·其十八

卫人迎妇人,上车戒笞马。

至门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入室见臼曰,徙牖妨来者。

此岂非所言,于时未为可。

荆棘横周道,雷霆纷来下。

硁硁小人哉,君子言不果。

(0)

乐府变十九首·其二白日引

白日烛天被八方,穴凤薮龙来游翔。

三事庶尹万友邦,靡尸不鳏徵俊良。

将作少府六局坊,一切报罢诸不详。

封墓式闾直谏彰,四门大辟晨煌煌。

皂囊白简纷纵横,单于谷蠡左右王。

解辫顿颡称恐惶,鲸鲵戢甲波不扬。

公卿上寿报举觞,隆庆天子坐明堂。

(0)

圣灯寺

苍烟丛里圣灯红,火齐萤辉照远空。

元是枫林霜叶下,露华光泫月明中。

(0)

云隐林中

燕坐洗尘颜,风林久未还。

众流争漱浦,群濑欲聋山。

鸣蚻杨阴静,飞蠝桧影閒。

晚来空翠湿,似觉雨斑斑。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