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家兽炭拥红炉,衾褥重重绮绣铺。
当念蓬窗饥寒女,一针一缕用工夫。
贵家兽炭拥红炉,衾褥重重绮绣铺。
当念蓬窗饥寒女,一针一缕用工夫。
这首诗描绘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通过对比富贵人家与贫困女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劳动价值的尊重。
首句“贵家兽炭拥红炉”,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场景。使用“兽炭”这一词汇,不仅体现了炭火的珍贵,还暗示了其形状模仿动物,进一步强调了富贵之家的奢华与享受。而“红炉”则营造出温暖、舒适的生活氛围,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衾褥重重绮绣铺”,进一步展现了富贵之家的奢华与精致。这里使用了“重重”一词,强调了被褥之多,而“绮绣”则是华丽织物的代名词,表明这些被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地精美,装饰着各种华美的图案。这种铺陈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富贵之家的物质丰富,也暗含了对贫苦生活的忽视。
后两句“当念蓬窗饥寒女,一针一缕用工夫”,则将视角转向了贫困女子的生活。通过“蓬窗”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贫困女子居住环境的简陋与艰苦。而“饥寒”二字,则直接点明了她们面临的物质匮乏与生活困苦。最后,“一针一缕用工夫”强调了贫困女子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生计,表达了对她们劳动付出的尊重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劳动人民在物质生活上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劳动价值的思考与关注。
翠竿直。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末俗相看老尚新,交游千里更谁亲。
萧条身世聊安分,迂阔行藏懒徇人。
宦路竞羞关柝吏,劳生谁息利名身。
我惭抱瓮无机械,幽兴惟思水石滨。
富贵宁如节义香,也教青史播馀芳。
四年谏省归何暮,七十新参老欲彊。
孺子早闻辞爵位,君谟今又去班行。
轺车玉节江东路,清梦时应绕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