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悠悠行》
《古悠悠行》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ōuyōuxíng
táng /

báijǐngguī西shānhuáshàngtiáotiáo

jīnchùjìn
qiānsuìsuífēngpiāo

hǎishābiànchéngshíchuīqínqiáo

kōngguāngyuǎnliúlàngtóngzhùcóngniánxiāo

注释
白景:夕阳。
归:落下。
西山:西方的山。
碧华:碧绿的光彩。
何处:哪里。
尽:终结,尽头。
千岁:千年。
鱼沫:鱼鳞的泡沫。
秦桥:秦朝的桥梁。
空光:空洞的光芒。
铜柱:象征时间的铜柱。
消:消逝。
翻译
夕阳西下照山川,碧绿光彩映天边。
古今兴衰无尽期,千年历史随风逝。
海沙历经变迁化顽石,鱼鳞泡沫吹过秦朝桥。
空洞光芒独自漂泊,铜柱标记岁月逐渐消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万物变迁的壮阔画面。"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开篇即以迷人的自然景观展现眼前,白色的云景向西山飘去,而碧绿的花朵在空中缭绕。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色彩和形态,传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界的连结。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诗人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从现在到古代,时间到底在哪里终结?而答案却是虚无缥缈,一切都随着风吹过,仿佛在告诫世人,万事皆为空。

接下来的两句"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和历史的长河。海滩上的细沙经过岁月累积,竟然化作坚硬的岩石,而水中的鱼跃溅起来,却能到达遥远的古代遗迹——秦朝的桥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历史之间微妙而又深刻的联系。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无边际的虚空之中,光线在波动,而那些看似坚固不移的铜制柱子,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耗。这一对比,不仅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寿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洞察时光流转的哲学思考。诗人以其特有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宏大又虚幻的世界之中,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时间的无常和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其三

下床指直难结带,出户舌卷深入喉。

共羡将军能出猎,党家帐里不风流。

(0)

送王君实西台御史·其七

江东日暮碧云阴,前月缄书锦鲤沉。

渭北春天多绿树,又从何处觅乔林。

(0)

听雨楼

侵窗度竹复临池,绝胜潇湘夜半时。

客邸十年听不足,可能今日重题诗。

(0)

澧阳道中春日

隔村山鸟学绵蛮,夹路溪泉响佩环。

晴日烘人透衣暖,不须春酒亦酡颜。

(0)

送张实夫觐省回漳州

赤岭坡前春日迟,杨柳桥下暮潮低。

闽中游子歌相别,天上故人书漫题。

茉莉吹香来竹户,麇䴥作队过松畦。

良田美树还家乐,昨日青林杜宇啼。

(0)

病暍柬王君实太博

卧病三日如三秋,时见谢程苏孟俦。

环堵自疑溟涨外,高居独在阆山头。

医师胗视投苓术,文友过从遗脯脩。

独怪新除齐博士,不来相问负薪忧。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