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吴中鸣橹声,风高月上水波清。
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泽微茫烟若城。
十载相忘存梦想,一帆此去喜归荣。
老来无复莼鲈会,尚看骅骝得路行。
长忆吴中鸣橹声,风高月上水波清。
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泽微茫烟若城。
十载相忘存梦想,一帆此去喜归荣。
老来无复莼鲈会,尚看骅骝得路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送朱叔召归吴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首联“长忆吴中鸣橹声,风高月上水波清”,诗人回忆起在吴中(即今江苏苏州一带)乘船时的景象,耳边回响着悠扬的橹声,夜风轻拂,明月高悬,水面波光粼粼,一片宁静而清幽的景象。
颔联“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泽微茫烟若城”,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臞庵(小屋)与繁花相互掩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笠泽(湖泊)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座朦胧的城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颈联“十载相忘存梦想,一帆此去喜归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叔召多年未见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即将归乡的喜悦之情。十年间虽已相忘于江湖,但心中仍存梦想,期待着友人的归来,此刻友人的一帆之行,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荣耀。
尾联“老来无复莼鲈会,尚看骅骝得路行”,诗人年老后,已不再有机会像年轻时那样品尝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但他仍然能欣赏到骏马(骅骝)在道路上自由驰骋的景象,寓意着对友人归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祝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人生七十稀,我今六十六。
幼小承门资,长大窃科目。
平步登瀛洲,超迁应郎宿。
省寺久徊翔,京华厌驰逐。
七持使者节,三剖刺史竹。
晚玷两禁班,滥纡三品服。
游宦四十年,徒糜太仓粟。
君恩无以报,扪心自惭恧。
吾闻老氏言,知足乃不辱。
力辞会稽组,愿赋祠庭禄。
举首谢鹓鸿,甘心友麋鹿。
家有十顷田,居多数椽屋。
长子通朝籍,二女归仕族。
貤恩沾弟侄,馀俸赡亲属。
始望岂及此,平生不啻足。
无奈百病侵,齿豁头已秃。
指挛足蹒跚,背驼腰屈曲。
消长自乘除,祸福多倚伏。
枚数亲旧间,十九登鬼录。
自怜衰病翁,讵知不为福。
《效白乐天体自咏二十韵》【宋·蔡戡】人生七十稀,我今六十六。幼小承门资,长大窃科目。平步登瀛洲,超迁应郎宿。省寺久徊翔,京华厌驰逐。七持使者节,三剖刺史竹。晚玷两禁班,滥纡三品服。游宦四十年,徒糜太仓粟。君恩无以报,扪心自惭恧。吾闻老氏言,知足乃不辱。力辞会稽组,愿赋祠庭禄。举首谢鹓鸿,甘心友麋鹿。家有十顷田,居多数椽屋。长子通朝籍,二女归仕族。貤恩沾弟侄,馀俸赡亲属。始望岂及此,平生不啻足。无奈百病侵,齿豁头已秃。指挛足蹒跚,背驼腰屈曲。消长自乘除,祸福多倚伏。枚数亲旧间,十九登鬼录。自怜衰病翁,讵知不为福。
https://shici.929r.com/shici/jUz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