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出城游历,怀念古迹,表达了对平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一句,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并通过图志来寻找历史的痕迹。"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则是对某个家族历代为官的赞颂,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耀和社会地位的重视。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一句,通过祠堂与学宫相邻的景象,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情感。"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则是对于某位官员在世俗中的地位及影响力的描述。
最后,“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表明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态度。"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一句,通过形容词“俚舛”、“谄媚”,揭示了诗人对于当时某些人的庸俗与阿谀奉承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恼,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情感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