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王葆真二像》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0)
翻译
离开城市带着一个儿子,拄着拐杖深入幽静之地。
乡村风俗中,向年长者询问,探寻古迹依据地图和历史资料。
一生怀有隐居山林的心愿,远离尘世繁华。
漫步在坟墓之间,这样的体验又能有什么乐趣呢。
陆家三代太守在此地为官,为世人所敬仰。
旧祠堂附属于学校,情感上与教育相符,意义重大。
然而,为何低俗之人,要在王氏家族那里设立他的雕像?
你对此感到不公,似乎想要撤销他的地位。
我只是随意提及,但这类奉承之举触目皆是。
人们争论不休,但又有多少能符合人心呢。
注释
邃:深远、幽深。
谂:询问、打听。
丘园:指隐居的地方。
贲趾:趾高气昂,比喻显贵。
朝市:指都市,朝廷。
墟墓:坟墓,此处指墓地。
埤雅:低俗,浅陋。
删厥位:撤销他的位置或荣誉。
俚舛:俚俗错误。
谄媚:巴结奉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出城游历,怀念古迹,表达了对平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一句,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并通过图志来寻找历史的痕迹。"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则是对某个家族历代为官的赞颂,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耀和社会地位的重视。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一句,通过祠堂与学宫相邻的景象,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情感。"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则是对于某位官员在世俗中的地位及影响力的描述。

最后,“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表明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态度。"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一句,通过形容词“俚舛”、“谄媚”,揭示了诗人对于当时某些人的庸俗与阿谀奉承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恼,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情感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0)

赠西岳山人李冈

君隐处,当一星,莲花峰头饭黄精,仙人掌上演丹经。

鸟可到,人莫攀,隐来十年不下山。

袖中短书谁为达,华阴道士卖药还。

(0)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0)

称心寺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

(0)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0)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