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相从患难时,何人能与古人齐。
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
一死相从患难时,何人能与古人齐。
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儒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叹和批判。
"一死相从患难时,何人能与古人齐。"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古人忠诚相伴直至死亡的情操的赞美,同时也表露了对现实中缺乏这样坚贞品质的人的感慨。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能够在患难时刻仍然坚守友情和忠诚的人被视为理想人格模型。
"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
这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郦生"指的是古代的郦食其,他为了朋友能够跳入泉水之中,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愿意为朋友牺牲的人。而"卖友而今价转低"则是在说现在的人们对于友情的估价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朋友。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人和今人的行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忠诚友情的赞颂,也是对现实中道德价值观念变化的深刻反思。
望望遥峰外,行行茂树中。
愁添诗鬓白,旱觉战尘红。
已叹桑无茧,何期麦有虫。
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