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数亩小园宽,风有轩棂月有坛。
总为才疏能忤俗,兼缘兴尽合休官。
空山老死知无补,往代兴亡稍欲刊。
洛下寄书藉黄犬,莼鲈终恐愧张翰。
归来数亩小园宽,风有轩棂月有坛。
总为才疏能忤俗,兼缘兴尽合休官。
空山老死知无补,往代兴亡稍欲刊。
洛下寄书藉黄犬,莼鲈终恐愧张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唐师善见寄(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归来数亩小园宽,风有轩棂月有坛。"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拥有的一片小天地,是一处既幽雅又宁静的所在。"归来"表明作者结束了外出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数亩小园宽"则说明这是一块不大但足够宽敞的地方。"风有轩棂月有坛"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其中"轩棂"指的是窗棂,即窗户上用木条构成的格子,而"月有坛"则可能是指园中有一个可以赏月的地方,或者是月光洒满了整个园子。
"总为才疏能忤俗,兼缘兴尽合休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看法以及自己选择归隐的原因。"总为才疏能忤俗"意味着作者认为自己的才能和社会上的常规不符,因此难以在世间获得认可。而"兼缘兴尽合休官"则说明了一种情感耗尽和对仕途生涯感到疲惫的态度,选择了放弃。
"空山老死知无补,往代兴亡稍欲刊。"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历史兴衰的感慨。"空山老死知无补"意味着即使在深山中终老,也无法留下什么遗产或是成就。而"往代兴亡稍欲刊"则表明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兴亡有一定的思考和记录的愿望。
"洛下寄书藉黄犬,莼鲈终恐愧张翰。"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文学成就不足的自谦之情。"洛下寄书藉黄犬"表明作者通过信件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而使用黄犬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这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情形。而"莼鲈终恐愧张翰"则是诗人自谦,觉得自己的文学才能无法企及唐代大诗人张翰,从而感到惭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士人在乱世中的无奈选择以及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一种思考。
嘉兴陆长官,遗我尺素书。
报云钧天诏九地,夺我好友张雪湖。
雪湖翩翩上天去,下视尘滓知何如。
因依未去时,泠然山泽癯。
万象困搜搅,撚断苍髯须。
十年不调闭户居,铁石不受烟火腴,辟俗如辟豕负涂。
后来稍稍低簪裾,百步掩鼻犹反趋。
官高金多娇妻奴,蠛蠓乱眼才斯须。
填门只有长者车,北海尊酒无时无,明朝一饭欠宿储。
印泥指爪嗟鸿鹄,精明定化为兰菊。
纫称骚人陆离佩,英泛绿尊浇魁雷。
骚人之腹秋蝉清,吐芳腾馥日日新。
纷纷郁郁仍轮囷,散为天地无边春。
止止天连碧,沉沉镜不磨。
渊源端有自,潢潦尽从他。
清可临流赋,浑贻濯足歌。
中津谁击楫,后进自盈科。
亦有西驰者,其如北注何。
还元虽一味,到了不同波。
至洁清严濑,孤忠叹汨罗。
勺贪惩俗下,汲酿乐天和。
洗耳成轻去,乘槎倘重过。
咸池升晓日,何必挽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