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洞歌访叶化甫先生不值作此寄之》
《石洞歌访叶化甫先生不值作此寄之》全文
明 / 刘克治   形式: 古风

丈人昔日栖朱明,静结茅庐倚翠屏。

丈人今日居石洞,琼树瑶花手自种。

玉童来授三秀草,素女邀乘九苞凤。

我来濯缨洗耳池,山灵为我回春姿。

泉声如沸石欲裂,天地异色云不飞。

主人不见来何迟,枕石漱流自咏诗。

洞天福地何萧爽,岁月重来未有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叶化甫先生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首句“丈人昔日栖朱明,静结茅庐倚翠屏”,以“丈人”称呼叶先生,展现其过去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居住在朱红色的屋舍中,周围环绕着青翠的山屏,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丈人今日居石洞,琼树瑶花手自种”两句,描述了叶先生如今的生活状态,他移居到了一个石洞之中,亲手种植着琼树和瑶花,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精心照料。

“玉童来授三秀草,素女邀乘九苞凤”两句,运用神话色彩,想象叶先生与仙界的交流,玉童传授他珍贵的三秀草,素女邀请他乘坐九苞凤,进一步展现了叶先生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追求。

“我来濯缨洗耳池,山灵为我回春姿”两句,诗人自己来访,表达了对叶先生生活环境的赞美,同时也通过“濯缨洗耳”这一动作,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泉声如沸石欲裂,天地异色云不飞”描绘了石洞周围的自然景观,泉水沸腾,仿佛要将石头震裂,天空中的云彩也因天地间的奇异景色而显得不同寻常,进一步渲染了石洞环境的神秘与独特。

“主人不见来何迟,枕石漱流自咏诗”表达了诗人未能见到叶先生的遗憾,但又欣赏并赞美了叶先生的生活方式——枕石漱流,自得其乐,以诗自娱。

最后,“洞天福地何萧爽,岁月重来未有期”总结了石洞的环境之美,以及对叶先生生活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了这种美好生活的难以复制与延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叶先生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刘克治
朝代:明

刘克治,号群玉。番禺人,从化籍。格子。明神宗万历间贡生。早工文赋,为督学郭子直、陈鸣华所称赏,后以明经选。有《述征草》、《五芝楼稿》、《绿绮堂稿》、《订初学记》、《许氏说文》。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二

听着檐铃风阵阵。寒月窥窗,照我长孤闷。

多少暗尘萦玉轸。灯花夜夜无凭准。

点滴漏声都是恨。万转千回,才得三更尽。

越水吴山何处问。今生可有相逢分。

(0)

水龙吟·其一客中怀徐武令

无端落魄羁游,离愁客路争迢递。

征鞍初卸,布帆重挂,几多劳瘁。

淮水秋风,广陵夜月,老人容易。

恨文期酒社,经年冷落,又何事、长留滞。

最忆南州高士。赋初成、千金争赏。

湖楼依旧,当时胜侣,长萦寤寐。

沙岸蒹葭,草堂风雨,两怀谁寄。

待归时与借,京山新句,消侬尘思。

(0)

二郎神.感怀

别来几日,早多少、病容愁态。

护忆著临岐,阳关唱罢,扶手相将同拜。

回首征帆迢迢去,天尽处、水云一派。

嗟耳畔离歌,眼前行色,恍然如在。无奈。

西风别路,万千关塞。

暗追悔当初,相思结就,到得几时能解。

河水易清,斜阳可挽,唯有佳期难再。

相忆处,验取丝添青鬓,玉消香带。

(0)

满庭芳.怨别

手煖金卮,泪分罗帕,尽君此刻绸缪。

无情寒日,斜照越江头。

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

长亭外,春光无赖,风起落花愁。悠悠。

从此别,鱼书雁字,两处沉浮。

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

多少倡条冶叶,谁能似、柳絮温柔。

还愁是,霜天萧摵,衰落不胜秋。

(0)

怨王孙·其一和漱玉词

碧天云晚。绿梧小院。帘额花轻,烟眉柳断。

珠泪裹寄谁传。渍红绵。愁多自觉春相惹。怕相舍。

则索厮守也。红窗刀尺初罢。银汉西斜卜灯花。

(0)

玉连环.个侬

枇把门巷樱桃树。个侬曾遇。

画衣缥缈水沉熏,不辨香、来何处。忽似惊鸿翔去。

凌波微步。洛川伊水向东流,八斗才、情空赋。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