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监仓宿龙卧山中听雨看月同时事也所谓鱼与熊掌兼得之赋诗一篇以纪其事》
《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监仓宿龙卧山中听雨看月同时事也所谓鱼与熊掌兼得之赋诗一篇以纪其事》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古风

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

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飞。

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

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

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

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

(0)
翻译
我们相约来到这座山,狂风卷起我的衣裳。
在桂花树下举杯畅饮,山间的云彩时而飘过。
雨点刚打湿门扉,我推开门,月亮已挂上天边。
倚靠树干欣赏明亮的月色,半山腰传来雨声。
世间美景无数,但此刻的诗篇尤为动人。
何曾有过今晚这般,一边听雨,一边赏月。
注释
相唤:相约。
狂风:猛烈的风。
桂花:桂花树。
片段:零散的。
掩门:关门。
初滴:开始滴落。
开门:打开门。
还上:再次升起。
倚树:靠着树。
闻雨响:听到雨声。
佳景:美好的景色。
发越:激昂、生动。
似:像。
今夕:今晚。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监仓在龙卧山中度过的一个秋夜。首句“相唤此山来”,展现出两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共享的友情。接着,“狂风吹我衣”写出了夜晚的凉意和风的力度,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感。

“把酒桂花下”描绘了他们在桂花树下饮酒赏月的闲适场景,桂花的香气与美酒相映成趣。山云“片段飞”,则暗示了月光洒落的景象,增加了诗意的朦胧之美。

“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两句,通过雨声与月升的交替,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以及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捕捉。倚树赏月,“半山闻雨响”,进一步强化了山间静谧而生动的氛围。

最后,诗人感慨“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创作灵感的涌动。结尾“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更是点题,强调了这个夜晚的独特体验,超越了平日的寻常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听雨看月的夜晚,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耶律丞相庙次韵

一代豪华去不还,碧峰长映紫芝颜。

七分数拟尧夫邵,十倍髯过汉将关。

致主力曾遵夏礼,活人功比革苗顽。

穹碑已没荒祠在,谁剪荆榛表墓山。

(0)

衍圣公四景画·其四

独袅吟鞭下水涯,呼童回折暗香枝。

遥知野径诗成处,正及山房雪霁时。

(0)

送南京少宗伯尹正言先生奉表入贺礼成还任次南都赠行韵六章·其六

数载相违天一涯,抠衣今喜拜京华。

情深屡劝吴江酒,冰结难回汉渚槎。

揽胜歌诗千首出,禦寒裘褐几重加。

望中咫尺钟山驿,车马迎时已到家。

(0)

石城门外有巨石临水如伏虎疑即所谓石城虎踞者

巨石临江浒,天教守帝关。

声疑风树吼,色藉雨苔班。

駮马空回首,妖狐敢抗颜。

从来形胜地,千古配钟山。

(0)

送岳时雍上舍归河间

与君倾盖会京华,两见春风陌上花。

折简故人聊隔巷,攻书儿子亦通家。

忽传行李腾归骑,满罄离觞泛落霞。

云路功名消息近,重来双佩看趍衙。

(0)

追思旧游寄浙江左时翊参政十绝次草庭都尉韵·其一

湖船诗十联,半入烟霞气。

我语惭不工,居然别泾渭。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