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煖金卮,泪分罗帕,尽君此刻绸缪。
无情寒日,斜照越江头。
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
长亭外,春光无赖,风起落花愁。悠悠。
从此别,鱼书雁字,两处沉浮。
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
多少倡条冶叶,谁能似、柳絮温柔。
还愁是,霜天萧摵,衰落不胜秋。
手煖金卮,泪分罗帕,尽君此刻绸缪。
无情寒日,斜照越江头。
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
长亭外,春光无赖,风起落花愁。悠悠。
从此别,鱼书雁字,两处沉浮。
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
多少倡条冶叶,谁能似、柳絮温柔。
还愁是,霜天萧摵,衰落不胜秋。
这首清代词人佟世南的《满庭芳·怨别》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开篇“手煖金卮,泪分罗帕”展现了两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通过实物传递的情感暗示了深厚的感情。接下来,“无情寒日,斜照越江头”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夕阳映照在越江上,更显离别的冷寂。
“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想象自己在孤舟中做着无法抵达对方居所的梦,充满了无奈与哀愁。“长亭外,春光无赖,风起落花愁”借景抒情,春光本应美好,但在此刻却因离别而显得无情,风中的落花更增添了词人的离别之苦。
下片“悠悠。从此别,鱼书雁字,两处沉浮”进一步深化了分离后的思念,鱼雁传书成为唯一的联系,但信件的传递如同人生起伏不定,令人忧虑。“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扬州美景的惋惜,暗示了离别后生活的艰难。
最后,“多少倡条冶叶,谁能似、柳絮温柔”运用比喻,将其他女子与柳絮相提并论,强调无人能及眼前女子的温柔,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还愁是,霜天萧摵,衰落不胜秋”以深秋景象作结,寓意离别后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词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充满了深深的哀愁。
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
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
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
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
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
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
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