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京涉厄运,神州困夷孽。
乾栋隤炎燎,坤舆覆危辙。
伊馀孱且弱,负荷忝朝列。
愆衅既已沦,哀愤徒云结。
惟昔仲山甫,佐宣补衮阙。
范生反会稽,再举夫差灭。
高帝还新丰,鸿门赖人杰。
静言思数子,顾已伤薄劣。
白日逝若飞,俯仰值暮节。
良辰不可遇,我志将安设。
大化信盈虚,昏明亦更迭。
毕力济公室,引领企时哲。
晋京涉厄运,神州困夷孽。
乾栋隤炎燎,坤舆覆危辙。
伊馀孱且弱,负荷忝朝列。
愆衅既已沦,哀愤徒云结。
惟昔仲山甫,佐宣补衮阙。
范生反会稽,再举夫差灭。
高帝还新丰,鸿门赖人杰。
静言思数子,顾已伤薄劣。
白日逝若飞,俯仰值暮节。
良辰不可遇,我志将安设。
大化信盈虚,昏明亦更迭。
毕力济公室,引领企时哲。
此诗《杂体诗(其十二)》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以刘太尉为题,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反思。全诗以晋京涉厄运开篇,描绘了神州遭受外敌侵扰的艰难时期,乾栋倾颓,坤舆覆危,象征国家动荡不安。诗人自谦为“孱且弱”,虽身在朝列,却无力回天,表达了内心的哀痛与无奈。
接着,诗人引用历史典故,如仲山甫辅佐周宣王、范蠡助勾践复国、刘邦逃离新丰、鸿门宴中张良之智等,来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同时,诗人也反思自身,感叹“白日逝若飞”,时光易逝,而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实现理想抱负。
最后,诗人以“大化信盈虚,昏明亦更迭”总结,认为历史的兴衰更替是自然规律,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也有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