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却、小除夕了。爆竹桃符,那家春早。
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一灯相照。
看隔岁、灯花小。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
谁料。冷清清屋角,尚有老梅含笑。
朝来夜去,甚新岁、恁般啰唣。
把时序、草草开除,不愁教、乾坤不老。
但有底方儿,能闰穷冬都好。
又过却、小除夕了。爆竹桃符,那家春早。
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一灯相照。
看隔岁、灯花小。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
谁料。冷清清屋角,尚有老梅含笑。
朝来夜去,甚新岁、恁般啰唣。
把时序、草草开除,不愁教、乾坤不老。
但有底方儿,能闰穷冬都好。
这首《长亭怨慢·除夕》由清代词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一幅除夕之夜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深沉的情感。
词中以“又过却、小除夕了”开篇,点明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轮回,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接着,“爆竹桃符,那家春早”,通过传统习俗的描写,展现了辞旧迎新的喜悦与热闹,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家庭对新年到来的不同感受和期待。
“细雪霏霏,黄昏未歇打窗闹”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雪花飘落,黄昏未尽,窗外的喧闹与室内的宁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寂寞的氛围。随后,“一灯相照。看隔岁、灯花小”描绘了室内的一盏孤灯,映照着即将过去的旧岁,以及新年的微小灯花,象征着时光的交替与希望的萌芽。
“翠黛未曾描,偏此夜、匆匆天晓”则通过女子未施脂粉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对新年的期待。而“谁料。冷清清屋角,尚有老梅含笑”一句,以老梅的坚韧与生机,反衬出除夕之夜的冷清与温暖并存,寓意着即使在最平凡的角落,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最后,“朝来夜去,甚新岁、恁般啰唣”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热烈欢迎,以及对过去一年的回忆与感慨。“把时序、草草开除,不愁教、乾坤不老”则是对时间流转的乐观态度,相信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宇宙永恒不变。
“但有底方儿,能闰穷冬都好”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找到温暖与快乐的源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新年的热切期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时间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东海有钜儒,治经脩素履。
露索不肯听,抱关为禄仕。
宣庙向闻名,对荣称进止。
一岁乃三迁,何以酬知已。
雅意在本朝,平原辞刺史。
冯翊复移病,谕意事方视。
虽曰不要君,其孰信乎此。
义利抗明辨,而胡自擅使。
大闲固未踰,小节讵尽美。
恭显方枋政,薰莸无合理。
子伋上书讼,适用速䜛毁。
浸润灾无妄,延缘祸自取。
慷慨饮药终,足以厉懦鄙。
一再犹不知,渭陵实暗矣。
山中谁筑读书台,玄晏先生著作来。
载籍兼修高士传,行踪不与后人猜。
天还有意怜衰草,云自无心锁绿苔。
几度登临深景仰,长留明月共徘徊。
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
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
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
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