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洞依翠岩,月廊接虚室。
窈窕深且明,偃息静而一。
拂招清风来,荟蔚白云出。
观书志足娱,体道神自谧。
拟以永日托,夫岂所无逸。
牝洞依翠岩,月廊接虚室。
窈窕深且明,偃息静而一。
拂招清风来,荟蔚白云出。
观书志足娱,体道神自谧。
拟以永日托,夫岂所无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读书之所——香岩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充满自然之美的空间。首句“牝洞依翠岩,月廊接虚室”描绘了香岩室的地理位置,洞穴依傍着青翠的山岩,月光下的走廊连接着空旷的居室,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窈窕深且明,偃息静而一”进一步描述了室内环境的幽深明亮和宁静,暗示这是一个适合心灵休憩的地方。诗人通过“拂招清风来,荟蔚白云出”两句,将自然界的清新与室内环境相融合,清风徐来,白云飘逸,增添了室内的生动气息。
“观书志足娱,体道神自谧”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书籍,心灵得到满足与愉悦,同时也深入体悟道义,内心平静。最后,“拟以永日托,夫岂所无逸”则流露出诗人希望在此长久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香岩室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与书籍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愚闻象山翁,雄辩欲明道。
君尝升其堂,叩击务深造。
晚开山水窟,谓此可忘老。
从容能几何,翁已终寿考。
遗文力披寻,古制资探讨。
想君念师门,没世耿怀抱。
近从武夷伯,旧话益可考。
岂惟翁所亲,盖自世之宝。
归来过玉溪,惜别为倾倒。
乐地无古今,春风动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