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篆见炎刘,圭璋德并俦。
龙文席笋焕,虹彩屋梁浮。
不见雕锼迹,欣供什袭裒。
遐思元凯后,又遇十人周。
纽篆见炎刘,圭璋德并俦。
龙文席笋焕,虹彩屋梁浮。
不见雕锼迹,欣供什袭裒。
遐思元凯后,又遇十人周。
此诗以“题汉玉印章”为题,作者为清朝的弘历。诗中通过描绘汉玉印章的精美与内涵,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
首句“纽篆见炎刘”,以“纽篆”点明印章的形状特征,同时借“炎刘”二字暗指汉朝,表达了对汉代文化的追忆与赞美。接下来,“圭璋德并俦”一句,将印章比作“圭璋”,即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以此强调其在礼仪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印章所承载的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
“龙文席笋焕,虹彩屋梁浮”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印章上的图案比作“龙文”和“虹彩”,形象地描绘出印章的华美与生动,仿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赞叹不已。同时,通过“席笋焕”和“屋梁浮”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印章作为装饰品的视觉效果,使其如同艺术品般令人赏心悦目。
“不见雕锼迹,欣供什袭裒”则转而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赞美印章。这两句意为印章的精巧之处在于其自然天成,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痕迹,而是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精湛的手艺,使得每一处细节都显得浑然天成,令人欣喜。同时,“什袭裒”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印章的珍贵与被妥善保存的状态,体现了对它的尊重与珍视。
最后,“遐思元凯后,又遇十人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这里引用了“元凯”(即西汉名臣萧何)与“十人周”(即周朝的十位贤士)的典故,寓意着在古代文化中,印章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象征着智慧、品德与历史传承。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希望能够像这些历史人物一样,留下自己的印记,对后世有所贡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汉玉印章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