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拜清祠下,羹墙感岁过。
堂虚光揭日,阶近绿沉莎。
学启求心约,经妨剩语多。
兴言归路晚,樵径斗新歌。
瞻拜清祠下,羹墙感岁过。
堂虚光揭日,阶近绿沉莎。
学启求心约,经妨剩语多。
兴言归路晚,樵径斗新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瞻仰白沙陈先生祠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学问的追求。首联“瞻拜清祠下,羹墙感岁过”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时间,祠堂清幽,岁月更迭,引发诗人感慨。颔联“堂虚光揭日,阶近绿沉莎”通过描绘祠堂内的光线与周围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又宁静的氛围。颈联“学启求心约,经妨剩语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渴望与对经典著作的敬畏,认为学习应专注内心,避免过多冗余的言语。尾联“兴言归路晚,樵径斗新歌”则以归途中的景象收束全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精神慰藉。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囊锥脱颖久峥嵘,剑气干霄恨莫平。
江左方思见王导,儿曹谁敢吏渊明。
悲秋欲赋情难极,忧国忘言酒细倾。
高卧东山岁将晚,何如一起为苍生。
滩流斗落惟璠玙,雕栏照水光如濡。
层峦叠巘争蟠纡,翠岩百尺蹲于菟。
何年巨人出归墟,揭竿合负神鳌趋。
飘流人间峙蓬壶,至今犹为仙圣居。
飞軿往来谁与俱,下有驯雉随双凫。
英风爽气凌清虚,楣间新诗露珊瑚。
顾余老懒与世疏,欲往勾漏嗟无徒。
会须策辔追云车,无使吃口嗤癯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