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海骊龙供素沫,蛮村花露挹清滋。
微参鼻观犹疑似,全在炉烟未发时。
瘴海骊龙供素沫,蛮村花露挹清滋。
微参鼻观犹疑似,全在炉烟未发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邃老寄龙涎香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瘴海骊龙供素沫”一句,以“瘴海”比喻广阔的自然景观,“骊龙”则象征着山脉蜿蜒如龙,整个画面展现了大自然中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色。而“供素沫”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纯净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敬仰。
接下来的“蛮村花露挹清滋”一句,“蛮村”指的是偏远的乡村,而“花露挹清滋”则形容了清晨露水中蕴含着的纯净与甘美,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三句“微参鼻观犹疑似”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时,那种既细腻又带有疑惑的情感。这里的“微参”指的是细小的香气,“鼻观”则是通过嗅觉去感受和理解,而“犹疑似”则传递了一种如梦如幻的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全在炉烟未发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等待香料焚烧前那一刻的珍视。这里的“全在”意味着整个过程中最美好的部分,“炉烟未发时”则是指香料还没有开始燃烧,尚未有烟气散发出来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香料焚烧前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小确幸的深刻感悟。
斯文元祐间,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见此老。
朅来东坡上,雪堂亚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护残藁。
伤心逐客令,失脚空山道。
昔为魑魅憎,今作神明祷。
小桥行吟处,风叶付谁扫。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
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
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
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
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
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
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
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