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全文
宋 / 周直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吴冠盖并驱驰,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昼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鹢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0)
翻译
三吴的达官贵人一同奔忙,像您这样有名望品德的人已经很少见。
胥口的珍珠,像唐朝宰相的往事,会稽的绶带,象征着汉臣的荣耀归来。
您的光芒如同白天的锦绣,家乡就在眼前,浩荡秋风吹过,如同画中的鹢鸟飞翔。
十万疲惫的百姓期待仁政,这不仅仅是因为鲈鱼鲜美。
注释
三吴:指古代吴越之地的三个区域:吴郡、吴兴、会稽。
冠盖:形容官员们的仪仗和显赫地位。
名德:名声和品德。
已稀:非常罕见。
胥口: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沈珠:比喻人才出众,如明珠般珍贵。
唐相事:唐朝宰相的典故。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怀绶:怀念过去的官职或荣誉。
光华:光辉荣耀。
昼绣:白天的锦绣,形容光彩照人。
家山:故乡。
画鹢:画有鹢鸟的船,象征着出行或归乡。
十万疲民:众多疲惫的百姓。
仁政:仁爱的政治。
脍鲈肥:出自《晋书·张翰传》,指鲈鱼脍的美味,后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直孺为送别程给事前往越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程给事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在越州推行仁政的期待。首句“三吴冠盖并驱驰”描绘了吴地官员们的繁华景象,暗示程给事的显赫地位;“名德如公亦已稀”则直接称赞其名声和品德罕见。接下来通过“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这两句,借典故赞扬程给事的治政能力和忠诚,暗示他将如同唐相李斯般在胥口施展才华,或如汉臣会稽王那样衣锦还乡。

“光华昼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鹢飞”描绘了程给事即将到达越州的情景,以日间华丽的服饰和秋天的开阔景色烘托出他的荣耀与使命。最后,“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表达了诗人对程给事的期许,希望他不仅为了个人的荣誉,更应关注民生,实施仁政,让疲惫的百姓受益。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送别诗,既赞美了程给事的才德,也寄寓了对他在越州施政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周直孺
朝代:宋

周直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为详定编修三司令式所删定官。四年,权发遣夔州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四、二二八)。元丰中权同判司农寺(《续会稽掇英集》卷四)。
猜你喜欢

春日康孟担过访薜荔园

一径春阴里,松萝白日昏。

若非高士驾,谁到故侯门。

竹下诗偏秀,垆头酒未浑。

莫言供给少,枕藉有芳荪。

(0)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其九

花气朝侵榻,松风夜拂琴。

庭前梧与竹,鸾凤自为林。

(0)

西岩杂咏·其二十秫田

帝宠归农日,閒犁种秫田。

但教多酿酒,乐圣且称贤。

(0)

山阴道上风雨

东郡多山水,高踪想古人。

欲歌招隐曲,风雨暗相亲。

(0)

望九华山

多少风波客,劳歌棹往还。

眼中青似黛,惟有九华山。

(0)

忆王孙

芳笺题罢困红绡。小梦无端过断桥。

月影江声送去潮。漫魂劳。帘外轻风到柳条。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