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
《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全文
明 / 张羽(凤举)   形式: 古风

九峰高凌云,北潭清彻底。

我游遍京洛,寓目惟有此。

峰高更无邻,小草不成美。

潭清足空洞,鉴见众形秽。

阴霾忽朝暗,风浪兼时起。

众人恐波及,吾心恒仰止。

杨家侈冰山,奉高空沼沚。

云开潦水尽,万古此流峙。

(0)
鉴赏

这首明代张羽(凤举)的《九峰北潭二老同日报罢》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清幽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首句“九峰高凌云”展现了山峰峻峭入云的画面,紧接着“北潭清彻底”则突出了潭水清澈见底的特点,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诗人游历京洛,眼中所见唯有这山水之景,强调了对自然的钟爱和对尘世繁华的疏离。“峰高更无邻,小草不成美”进一步刻画了山峰的孤独与高洁,而“潭清足空洞,鉴见众形秽”则借潭水反映出世间纷扰与丑陋。环境的变化,“阴霾忽朝暗,风浪兼时起”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的态度:“众人恐波及,吾心恒仰止。”他像杨家那样,虽然身处高位,但不为世俗所动,保持着内心的清明。最后两句“云开潦水尽,万古此流峙”寓意深远,即使风云变幻,浊流如潦水终将消散,唯有这山水永恒,象征着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永恒价值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道德操守的坚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张羽(凤举)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琵琶仙.次韵和青萍居士毗卢寺扶桑十一面观音丈六瑞像

十丈旃檀,甚弹指、乍现荼罗莲国。

诸宝璎珞庄严,珠鬘晃金碧。

宏四愿、寻声度厄,俨礼补、弥陀遗迹。

绀马朝飞,天琴画下,音妙灵匹。

叹垂老、萍泊三涂,待凭乞、金簏抉缠幕。

还又劫灰扬遍,舞洪涛声急。

分瑞露、天心悔祸,普南洲、共被慈力。

且化玉帛干戈,岁清时谧。

(0)

清平乐.吕凤子为卢冀野画人物,神气类余,并媵书云:以相念之极,故不觉下笔逼肖。因戏题

弥天四海。凤子声名在。人物王吴争意态。

早使苏髯下拜。劳君念我清癯。梦中结想成图。

莫笑偶然相似,本来我亦非吾。

(0)

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

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

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

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

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

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

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0)

金人捧露盘.观演秣陵春

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

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

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

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

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0)

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0)

答王晓沧

曾见王郎海上行,十年重晤凤皇城。

消磨花月新诗卷,沉郁风云旧酒兵。

往事欲谈宜痛哭,此生贻误是浮名。

尊前豪语劳君记,孤负移山志不成。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