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
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
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
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
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
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
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
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
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吴伟业的《金人捧露盘·观演秣陵春》,通过对往昔繁华与眼前凄凉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回忆起昔日的盛景,"茂陵、遗事凄凉"则暗示了人事已非,帝王陵墓的荒凉映照出时代的沧桑。"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描绘了昔日人们在春天的狂欢,而如今却身处他乡,倍感孤独。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表达了对新词创作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愁绪,令人肝肠寸断。"为知音、仔细思量"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和期待,希望能有人共鸣这深深的哀愁。"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描述了在夜晚,借音乐抒发情感,尽管有烛光陪伴,但依然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
最后,"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以月夜的景色和古代才子周瑜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寂寞和怀旧的情绪,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