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归梦恋溪山,恨逐浮名去不还。
势利于人竟何有,风光过眼等皆闲。
一心灰冷寒炉后,万事雪消春水间。
除却酒杯无了日,不知身世在人寰。
老年归梦恋溪山,恨逐浮名去不还。
势利于人竟何有,风光过眼等皆闲。
一心灰冷寒炉后,万事雪消春水间。
除却酒杯无了日,不知身世在人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名为《偶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首联“老年归梦恋溪山,恨逐浮名去不还”,描绘了诗人晚年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与对追逐虚名的遗憾。诗人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而那些曾经追求的虚名却无法随他一同归隐。
颔联“势利于人竟何有,风光过眼等皆闲”,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看法。他认为,权势和利益对于个人而言并无实际意义,如同匆匆掠过的风景,转瞬即逝,不值得过分执着。
颈联“一心灰冷寒炉后,万事雪消春水间”,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在寒冷的炉火旁,他的心也如冰雪般纯净,面对世间万物,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仿佛置身于春水潺潺之中,一切烦恼都随之消散。
尾联“除却酒杯无了日,不知身世在人寰”,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简单满足和对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在他看来,除了饮酒自乐,其他事物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汨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
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脩。